未成年人去哪里,关爱保护工作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滕州市创新工作思路,强化资源整合,精准对接儿童需求,围绕服务孤困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践行“需、用、培、制、新”五字诀,着力健全和完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体系,让全市孤困儿童生活有保障、困难有帮扶、心灵有关爱,积极推动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和孤困儿童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开创新局面。
一、从“需”出发,精准关爱保护
一是夯实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化开展“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和“事实无人抚养助学工程”。先后为43名年满十八周岁后仍在校就读大中专院校的孤儿发放“福彩圆梦”孤儿助学金,为35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助学金,2021年以来发放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3478.25万元。二是开展孤困儿童“护佑健康”行动。与中国人寿合作,为全市孤困儿童购买意外身故、残疾、医疗、住院和重大疾病保险。开展“明天计划”,组织开展孤儿健康查体287人。三是认真做好先心病患儿筛查救治工作。先后筛查先心病患儿226人,免费手术73人。四是强化医疗保障。放宽救助对象户籍、家庭经济条件等限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扩大到10周岁以上。重病、重残、事实无人抚养和重点困境儿童基本医疗保险政府全额负担,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至5000元,住院“一站式”即时结算,两年来提供儿童康复服务5.6万人次。五是引入社工服务。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829万元购买未成年人社会工作类、心理服务类社会组织服务,支持引导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二、从“用”落实,搭建多维阵地
一是在市级层面,形成了1个中心(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6个分中心体系建设(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中心、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蓝荷一站式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中心、法院家事少年庭、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二是在镇(街)层面,突出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阵地建设+学区儿童假期快乐成长营。在镇(街)方面,建设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1处;创建儿童假期快乐成长营11处,为孤困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托育工作,帮助他们在人生起步阶段得到扶心、扶智、扶困、扶技的支持。其中“凫山假期快乐成长营”经验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等媒体宣传推广,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沈跃跃嘉许。三是在村(居)层面,建设1195处儿童之家,成为未成年人学习、娱乐和健康成长的乐园。
三、从“培”着手,打造专业人才
一是组织儿童主任和儿童督导员在新任职3个月内接受入职培训,每年至少轮训1次,儿童社会工作相关培训课程不少于50%,培训率达到100%。二是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以“三亮三学三做”为主要内容的儿童主任赋能行动。制定下发《全市儿童主任赋能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用“一个胸牌、一张任职公示”让儿童主任身份家喻户晓,感受到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就在身边;用“一份职责清单、一本工作记录”督促儿童主任落实职责;用“一套工作指南”助力儿童主任提升服务能力;用“一次宣誓仪式”强化儿童主任使命担当,增强身份认同感、使命感和荣誉感。目前,全市1195名儿童主任均已完成亮身份、亮承诺工作,进一步强化儿童主任使命意识,增强身份认同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为下一步开展工作做好准备。二是开展全市最美民政人评选颁奖活动,表彰先进典型人物——最美社区工作者、最美社会工作者、最美儿童守护者等,广泛宣传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的优秀事迹和人物。这些举措提升了基层开展留守儿童和孤困儿童服务的能力和技巧,打造了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爱心满的儿童工作队伍,全力推动滕州市儿童福利工作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效落实。
四、从“制”规范,确保常态长效。
滕州市以创建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成立滕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2名副市长和1名人大副主任、1名政协副主席等10名副县级领导担任副组长,23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积极开展“书记镇长主任话未保”,完善县、乡、村三级未保体系,建立三级“书记”挂帅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经过长期的探索,如今已建立起多部门、多领域、多层次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共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孤困儿童保障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近年来,先后印发出台《关于印发〈滕州市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全市儿童主任赋能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滕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与服务规范(试行)的通知》《进一步做好寒假春节期间孤困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关于开展“情暖新春 共护未来”加强2023年寒假春节期间孤困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和村(居)儿童之家建设的实施方案》《滕州市未成年人文身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全市困境未成年人和留守儿童防溺水倡议书》《关于开展滕州市孤困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妇女精准排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五、从“新”引领,创建“特色品牌”。
一是聚焦志愿带动,打造“心‘滕’你”未成年人保护品牌。以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载体,以“心‘滕’你”未成年人保护品牌为核心,以妇联“爱心妈妈”、检察院“蓝荷”、团市委“滕小青”等志愿服务团队为支点,以社会志愿服务团队为基础建立“1+1+X+N”志愿服务体系与“24小时不打烊”服务模式。自品牌创建以来,共同探索实施科学养育服务项目66个,开展主题宣传服务活动近2800场次,提供上门探访、康复指导、精神慰藉等服务7万余人次。二是聚焦体系建设,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出台《滕州市人民政府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书记镇长主任话未保”,完善县、乡、村三级未保体系,建立三级“书记”挂帅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形成多部门、多领域、多层次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三是聚焦托管服务,设立“儿童假期快乐成长营”。整合乡村学校富余校舍,创建儿童假期快乐成长营11个。利用周末、法定节假日、寒暑假,为他们提供假期安全保护和公益性托管服务。其中“凫山假期快乐成长营”经验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等媒体宣传推广,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沈跃跃嘉许。
善国齐心筑梦路,兼爱同行护未来。下一步,滕州市民政局将切实履行《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赋予民政部门的职责使命,持续巩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创建成果,奋力做好全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全力推动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让“心‘滕’你”未成年人保护品牌越擦越亮。
(供稿:刘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