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精康融合行动(三)】“馨相爱”助力精神障碍患者重塑精彩人生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3-11-01  浏览量:  栏目:文章资讯

滕州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海泉服务中心在滕州市民政局的关心指导下,依托滕州海泉中医医院,按照不同年龄康复需求,全力开展未成年“精康服务·花蕾”、青壮年“精康服务·桃李”、老年“精康服务·桑榆”等康复服务,服务范围辐射柴胡店镇、张汪镇、羊庄镇、南沙河镇、木石镇、东郭镇、龙阳镇、姜屯镇、洪绪镇、东沙河街道10个镇(街道)。海泉服务中心内设精神康复门诊、精神康复治疗室、精神障碍康复室、心理咨询室、综合评估室等10余个专业科室,配备专业康复医师6名,护理人员6名,服务196名精神障碍患者,围绕9个方面的服务内容,累计入户康复服务800人次,小组康复服务300人次,集中进行康复训练215人次,在患者融入生活、重返社会,改善精神面貌,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等方面成效显著。

一、希望的田野,一直在等你们回来

为了让患有孤独症、精神残疾的儿童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早日摆脱疾病、回归社会,海泉康复中心按照“精康服务·花蕾”服务要求,针对未成年患者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属性,重点做好“环境训练、行为训练、社交训练、生活训练”四个方面做好精神康复。一是在环境训练中提供心理疏导和环境支持,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整齐,保证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避免外界不良刺激;二是在行为训练中提高患者自控能力,重点训练患者独自穿衣、吃饭、吃药、排便等能力,手把手地督促教导和训练;三是在社交训练中拓展集体性活动,多与人接触,多讲一些自己的故事,增加人际关系,学会交朋友,保持良好的心态与人和谐相处;四是在生活训练中掌握生活技能,帮助家属学会照顾患者以及处理困难的方法技巧,加强生活自理能力,尤其是基本的安全防护,提高自身的防护保护意识,提升应对能力,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问题,让未成年患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二、美好的人生,一直在等你们走来

在青壮年“精康服务·桃李”康复治疗中,海泉康复中心针对患者由于长期患病,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及交际能力不同程度下降,抵触和警惕心理较重的情况,加强心理治疗和职业康复,与患者建立平等的协作关系,帮助消除来自自身或者外界的各种消极因素,在提高“生活行为、学习行为、社会活动、自我适应”四个能力上下功夫。一是在生活行为的康复上,由于患者康复条件受限,多数青壮年患者的康复治疗不够系统,训练难度较大,中心主要训练患者逐步掌握生活技能,结合奖励刺激,提高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二是在学习行为的培养中,重点训练患者学会善于处理、应付各种实际问题的行为技能,如卫生常识教育、家庭生活技能、工作岗位技能等,促使患者重返工作岗位或找到合适的职业,实现社会属性,体现社会价值;三是社会活动的锻炼阶段,这是青壮年患者康复治疗的关键方面,中心突出社会交际技能训练,设置对付应激情况场景,加强对新事物和新知识的学习,感受生活的情趣和乐趣,促使再次回归社会,正常与人交往;四是在提高自我适应能力上,自觉主动参与到社会活动环节中,中心采用多类型的康复训练,从音乐疗法到跳舞、运动、与人相处等等,帮助患者重建信心,勇敢地走出“家门”。

三、幸福的晚年,一直在等你们到来

针对老年“精康服务·桑榆”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中心在服务中坚持做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与“身体健康、居家照护、心理慰藉、生活服务”四个选项相结合,构造个性化集成式服务。一是把身体健康作为服务的基本选项,在服务中融入健康查体等诊疗活动,加强对老年患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方面的防治,督促做好按时服药等方面的管理,增强患者体质、缓解药物副作用,提高躯体健康水平。二是把居家照护作为服务的标准选项,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有的日常缺乏亲属照护,在服务中加入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方面的清理清洁,帮助老年患者改善生活条件;三是把心理慰藉作为服务的必要选项,老年患者大多性情古怪,存在性格孤独、抑郁等情绪问题,在服务中多倾听、多陪伴,感受患者的喜怒哀乐、爱恨情愁,让亲情体现在服务中;四是把生活服务作为服务的重点选项,以提高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自理程度为主,减轻老人的生存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度过幸福的晚年。

滕州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海泉服务中心始终坚持“心相连、情相牵、爱相传”服务理念,创新探索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模式,倾力打造“馨相爱”精神障碍康复品牌,站在患者角度,与患者共鸣共情,用心、用爱、用情去呵护每一位精神障碍患者,减轻家庭的负担和社会的压力,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付出让精神障碍患者拥有希望的田野、美好的人生、幸福的晚年!

编辑 |黄馨莹

责编 | 郑伟

校对 | 刘  斌 姚  蕾 孔令元

校审 | 杨  勇

终审 | 翟华栋



编辑: 滕州市民政局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