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品质北辛 日期:2023-10-17 浏览量: 栏目:文章资讯

今年以来,滕州市出台了关于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构建区域统筹、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把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推动党组织的“神经末梢”与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深度融合,让社区成为党组织的根源地、问题纠纷的调处地、群众工作的策源地。北辛街道北辛路社区紧跟前进的步伐,打造“家门口”城市党建新样板。 推进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小区治理必须得有主心骨。对此,北辛街道北辛路社区的居民感受太深了。以前小区停车乱停车难,缺少绿化、公园,导致居民群众意见很大,北辛路社区党委积极推动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以楼栋为单位划分党小组,构建了“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楼栋长”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实现组织全覆盖。通过这种体系,积极听取居民意见建议,规划车位,建设口袋公园,赢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高标准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我们在做好社区办公场所规划的同时,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提升居民对小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北辛路社区党委书记侯方圆一边指着桌上的平面图一边讲解道,“小区有组织、治理有队伍、服务有载体,让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通过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升级达标,积极整合物业办公场所和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搭建小区党群服务中心,构建“15分钟服务圈”,有效延伸了社区服务触角,许多网格实现了“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 搭建联动协商议事平台。“居民反映的问题诉求大部分与物业管理有关,想要实现小区精细化治理,需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水平。”侯书记说道。社区将物业服务问题作为小区精细化治理的着力点,深化落实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民主协商制度,社区党组织定期召集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依托“有事先商量”等活动形式,推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力量”联动协商议事机制,让小区拧成一股绳。今年以来,北辛路社区通过联动协商议事机制,及时化解小区内因沟通不畅产生的问题萌芽30余个,协调解决群众事项20余件。 长期以来,因信息渠道不畅通,部门之间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简单受理转交、缺少督办监管,致使群众反映的部分问题解决不及时、不到位、不满意。今年以来,北辛路社区推进“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依托枣满意.枣治理、e呼善应、等大数据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工作机制。社区工作者通过日常巡查走访,了解社情民意,及时梳理汇总网格排查上报事项,街道根据问题性质和管理权限“吹哨派单”,相关职能部门主动承接、限时办理并反馈,切实做到人人可吹哨。 部门“办哨”。完善“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及时响应机制,建立街道牵头协调公安、司法行政、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按市、街道、社区三层级受理、筛选、转交、督办,调度区内各职能部门及时解决问题。 以“微清单”完善服务标准。建立社区服务每月工作提醒机制,分门别类制定基层治理重点任务,实行“菜单式”管理和“派单式”服务,以“微清单”形式推动日常工作“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北辛路社区依托网上办事系统服务平台打造“党建+智慧社区”,实现社区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现在线上就能办理返乡报备登记、公租房申请、党组织关系转接,还能提供帮找工作、找物业、急开锁等服务,生活方便多了!”社区居民刘阿姨笑着说道。 以“微文化”促进文明和谐。在北辛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红船书屋,1000余册的各类图书摆满书架,“社区设立了图书室,里面有许多科普、养生方面的书籍,让我们老年人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水平。”小区居民王大爷说。在服务中心另一边,一群舞蹈队的演员们正在排练文艺节目,领队的演员说:“我经常在社区参加公益文艺活动,这不仅能给广大居民带来欢乐,还能通过文化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今年以来北辛路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教学、健康义诊、文艺汇演等公益服务、娱乐活动70余次。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径。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使社区服务个性化、多样化和人性化,是北辛路社区不断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