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于村位于陶山脚下、薛河岸北,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全村232户,953人,其中党员17人;耕地面积1270亩。2023年,西于村被授予第九批“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
一、加强党建引领 释放组织潜能
西于村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办好民生实事,始终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持续增强村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造福群众功能,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始终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群众意见建议反馈渠道,做到听民意、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
二、加大土地流转 助推乡村振兴
西于村将土地流转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以三资清理为契机、摸清家底、找准资源,带动发展好集体经济,通过“小田变大田”等举措,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解决了耕地碎片化等问题,形成了规模效应,提高了机械化作业率。
三、弘扬文明风尚 传递文明新风
常态化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辖区群众以家风促民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焕发村居文明新气象。通过提升村文化广场及凉亭,安装健身器材、购买音响等举措,让村民休闲娱乐有场所,大幅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四、聚力共治共享 提升治理效能
西于村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解在萌芽,构建了以网格员、公益岗、志愿者、两代表一委员、村民红白理事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多元配合调处矛盾纠纷的组织架构,有效化解村内大小矛盾,在2023年荣获羊庄镇“基层社会治理”先进单位。通过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扬民主、汇聚民意、激发民力,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效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实现了从“要我做”到“一起做”的转变,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