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李敏 实习记者 牛鞠榕 潍坊报道
9月14日上午,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主题系列(青州专场)新闻发布会,青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伟,青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洪昌,青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福涛,青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郑栋鹏,青州市弥河镇党委书记李福建出席发布会。介绍青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青州市紧紧围绕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按照“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和创新提升“三个模式”要求,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
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擦亮青州花卉品牌。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布局,青州花卉以340亿元品牌价值,连续3年蝉联全省农产品基地品牌评价第1名,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擦亮青州种业品牌。全面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推进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青州被认定为全省第二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擦亮青州果品品牌。不断完善果树优势区域发展布局,王坟镇立足山楂特色产业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山楂制品占到全国份额的70%。擦亮乡村旅游品牌。以全域旅游为契机,着力打造乡村文旅全产业链,桐峪沟村入选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吸纳就业2万多人,带动农民增收20%以上。擦亮农业电商品牌。加快农业装备数字化改造,推动智慧大棚、农村电商等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建设。创新探索“一村一品、一镇一号”数商兴农新模式,带动全市农特产品从“种得好”到“卖得好”转变。
以人才振兴为关键,增强内生发展能力
做大人才增量。加大农业领域高端人才招引力度,实施“乡情感召凤还巢计划”,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对接活动26场,精准引进现代农业、高端装备等领域高端技术人才58人。做优人才存量。以平台建设推动创新要素集聚,依托4个农业院士工作站和180处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推进产业上档升级。释放人才活力。实行乡镇专业技术人才直评直聘,充分激发乡村专业技术人才活力。
以文化振兴为基石,筑牢乡村文化之魂
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文明实践阵地增量提质行动,孵化培育“稷下学堂”“时间银行”等特色文明实践品牌。抓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以推动“乡村德治”水平为着力点,做好基层精神文明创建服务工作,全市县级及以上文明村达985个,文明达标村覆盖率达93.5%。抓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文化大院实现全覆盖,3个镇街和6个村获评潍坊市公共文化建设示范镇村。
以生态振兴为路径,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开展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夏季战役”、人居环境三类村“百日攻坚”行动,291个薄弱村村容村貌得到彻底扭转。开展污水处理提升行动。坚持“巩固提升+新建治理”两手抓、两手硬,打出“检查+考核+调度”组合拳。开展生态资源保护行动。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耕地安全利用率连续多年保持100%。
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夯实农村基层组织
创新推进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建设。创新“五联五促”模式,打造邵庄镇王辇新村党委、九龙峪区域党建联盟、何官镇南小王片区等15个乡村振兴样板片区,辐射带动125个村抱团发展,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创新实施“五清强基回头看”行动。组建13支“五清强基”百日攻坚行动法律服务队,强化知识技能培训,持续推进矛盾问题排查化解,共排查清理合同档案、往来款项、资产资源、信访矛盾等方面问题7.9万件。创新推行基层治理新模式。建设“下呼上应”联动平台,依托“百姓管”“云尚王府”等信息化平台,完善“网格发现、我有所行、条块联动、协同纾难”治理工作机制。
下一步,青州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立足青州自然生态禀赋,推进农业产业链向两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迈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做好富民增收文章,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