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家和万事兴》唱出了群众心中的美好愿景,柳琴戏《喝面叶》的经典唱段让老人们跟着轻声哼唱,孩子们则在台前睁大了双眼,惊险的杂技表演赢得了他们的阵阵掌声。这是西岗镇“送戏下乡”活动中的寻常一幕,也是“只要有听众,手艺断不了”的生动诠释。
近年来,西岗镇将“送戏下乡”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部分,依托“黄河大集”“运河大集”等品牌活动,联合市柳琴剧团等走进卓楼、段庄村、郎庄村等村庄,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把传统戏曲、非遗展演送到村民家门口。
该镇坚持“群众主角、全民参与”,激发基层文化创造力。村民们心中有戏、眼中有神、动作有情,将生活的真实感悟融入创作。他们自编自演的100余个节目,从戏曲、舞蹈到器乐演奏,每一个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经过激烈角逐,18支优秀文艺团队脱颖而出,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坚力量。
“戏曲下乡”既是家门口的文化盛宴,也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活力。该镇坚持“文化传承不止于复刻传统”,以创新激活艺术基因。紧扣“演人不演行”的精髓,引导村民从“旁观者”变“创造者”,让戏曲承载生活烟火,达成“唱山见山,唱水见水”的艺术共鸣。同时,以“一村一品”挖掘本土资源,推动戏曲与非遗、民俗、旅游融合,将文化价值转化为发展动能。如今,西岗镇文化传承结出硕果,既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更以文化串联起产业与治理,让乡韵在创新中延续。
夜幕低垂,戏台的灯火渐暗,戏已落幕,村民们却仍围在台前,意犹未尽地交流着剧中情节。一位老演员一边细致收拾着戏服行头,一边笑着感慨:“乡亲们这份热乎劲儿,比啥都金贵,咱再累也值了!”晚风拂过田野,戏腔的袅袅余音还在西岗镇的村间飘荡,恰似那句朴素却坚定的信念在耳畔回响——只要有听众在,这戏曲手艺,就永远断不了。通讯员 李玉莹 报道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1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