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你好,《滕州日报》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3-12-18  浏览量:  栏目:《滕州日报》创刊30周年

作者:黄浩


嗨,三十岁的《滕州日报》,你好吗?


还记得,我们最初相识的模样吗?那是二十岁的你,你有一档“拍客”的栏目,那时候莲青山景区正在陆续开发,周末带孩子去游玩,爱好摄影的我,被山脚下一堆人群吸引,特别是一个背着大背包的中年男子,那不是普通的背包,分明就是被单,鼓鼓囊囊,不知道里面装了些啥好东西,弯腰驼背的他,此时还不忘张望着人群中的好景色,“背包客”三个字马上映入我的脑海。这山下的美景,这夸张的背包,此情此景,还有比这三个字更恰当的吗?于是就有了我和你的第一次牵手。接下来的《一家亲》,深冬荒野里,一株孤零零的小树上停满了相互取暖的麻雀,傍晚的阳光将它们染成灰黄,迄今仍旧在我的心头闪光。


你还记得《老炮》吗?冯小刚导演的作品,观影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想起自己年少时的“英侠”之气,想到那群一起和泥巴的发小。没错,就是现在这个时候,临近年关,借着您触角发达的平台向他们发出了邀约,尤其是那个远在京城打拼的伙伴。分明记得,那个年有了他们的觥筹交错过得格外有滋有味。


还记得《师恩难忘》吗?连续三年的教师节荣登副刊榜首,我当然知道,那是老师们的师者风范打动了编辑的心。从闫桂霞老师的不厌其烦,朱辉老师的躬身示范,到王兰老师的达观向上、李鲁祥老师的厚重博学、杨其珍老师的诚信严谨……无不深深印在脑海,让初为人师的我难以忘怀,也不敢忘怀。是您,让我有机会向这些可亲可敬的老师吐露心声,表达敬意。


你还记得《电话变形记》吗?一根细长的电话绳,激起了儿时多少的好奇和渴盼,家里终于装了电话,左邻右舍打电话时声音都高出好几倍。移动电话陆续登场,那个手持大哥大的二哥何等的意气风发,从摩托罗拉、诺基亚到华为、小米,从折叠、直板到彩屏、智能……电话的每一次华丽转身,不正是我们的科技不断进步,我们的国家走向富强的最好见证吗?致敬我们的国家,致敬这个伟大的时代,是您让更多的人分享了这份赤子之心。


还记得前段时间网络上那股“如果你要写”的风潮吗?于是很多写手依据这种形式写起了自己的家乡,我深受感动,笔随心走,于是就有了《你要写滕州,就不能只写滕州》。从北辛文化到现代文明,从文公问政到为善兴滕,从墨子鲁班到百业俱兴,从十里荷香到秀美莲青……怎能让人不爱,怎能让人割舍,这块美丽又多情的土地?很荣幸您能在第一时间刊出,随后又在滕州融媒公众号进行推广。作为土生土长的滕州人,以笔为媒,为家乡代言是何其有幸!这份荣耀,是您给予的。


还记得今年中秋《一个人,月亮的歌》吗?明月皎皎,望月兴叹,王菲《但愿人长久》的歌声萦绕耳畔,词作者苏轼与其胞弟的深情让人感怀。诗仙李太白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却不忘“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最美莫过春江花月夜,作者却也临江慨叹“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古今同人,家国同心。花好月圆之时,遂想起隔海相望的同胞。这份伟大的思念,也因了您的承载而变得深远而富有意义。


还记得《好大一个家》吗?《梦有多重》呢?《记得当时年纪小》《高飞的风筝》《儿时的年》……我想你一定不会忘记,因为,你的梦里有我的梦。


不知不觉,你已经三十岁了,我也走过了人生四十个年头,惟愿我们彼此相扶,一路锦绣。


编辑: 黄浩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