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一名环卫工人眼中的《滕州日报》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3-12-25  浏览量:  栏目:《滕州日报》创刊30周年

作者:宋全振


  与《滕州日报》结缘,是在参加环卫工作之后,源于一个特殊的节日:每年10月26日的山东省环卫工人节。与教师节、记者节、中国人民警察节等国家行业性节日相比,环卫工人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没有那么大。但每逢环卫工人节,报社总会拿出一块版面对我市环卫事业取得的新成绩、新变化进行专题报道,并精心推出“拒绝车窗抛物”“践行垃圾分类”等系列主题公益宣传。通过这种“走心”的形式,既向社会各界提供了了解环卫工作的平台和窗口,也向全市城乡5000余名环卫工人献上了节日的慰问和祝福,更营造了尊重环卫工人劳动、爱护公共环境的浓厚氛围,可谓一举多得。从那时起,我就开始默默关注和了解《滕州日报》,越关注越能体会到《滕州日报》对环卫工人等特殊群体的温情和细腻,越了解越能感受到其背后团队所坚守的公益情怀和媒体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关心下,新时代滕州环卫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滕州日报》是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好的代言者。从全省率先启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到常态化开展镇域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从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到践行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到垃圾焚烧绿色环保节能发电;从“一把扫帚扫全城”,到今天的机械化清扫全覆盖;从爱心单位免费向环卫工人捐赠体检卡等爱心物品,到环卫工人用“冬战严寒、夏战酷暑”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滕州日报》以最精炼的文字记录着环卫事业发展中的每一件大事要事、每一个关键节点和每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用最珍贵的镜头记录着环卫一线工作中的每一帧精彩画面、每一个暖心瞬间和每一次平凡中的感动,让广大环卫工作者为之动容、感激和钦佩。当然,不仅对环卫事业如此,《滕州日报》从不会厚此而薄彼,她忠实记录了全市经济、教育、卫生、医疗等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历程,叙写了滕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岁月变迁和时代更迭,见证了170余万市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喜悦和自豪,构成了一代代滕州人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我想,这也许就是《滕州日报》作为省内仅存的两家县市报之一,所拥有如此之大发行量和影响力的成功秘诀所在。


金庸先生曾说,“副刊是一张报纸的灵魂”。除了每天浏览新闻、拜读评论,我更为关注的是具有独特韵味的《滕州日报》荆泉副刊。在这里,除了有值得细细品味的优美散文、随笔、诗歌,还有读来酣畅淋漓的精品小说、小品、杂文,是数以万千读者的精神食粮和心灵栖息地。而透过这些妙笔生花的文章,可以读到追忆斯人已逝的悲欢和离合,也可以找到读书使人明理的快乐与欣喜,更可以追溯优秀传统“善”文化的根源和传承,搭建了作者与读者精神交流、心灵碰撞的桥梁,传递了正能量、真善美和好声音,展现了“中华善城、现代滕州”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她就像这座城市的文化高地和精神灯塔一样,始终矗立在那里、熠熠发光,赓续着这座千年文化古城的历史文脉,指引和照亮无数读者不断前行。


《大学》云:“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如同环卫工作一样,报社工作也具有独特的行业特殊性,每一天都是新的起点、新的开始。面对新媒体产生的巨大冲击和影响,只要坚守公益属性,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相信《滕州日报》一定能够越办越好、越走越远、长盛不衰,成为省内外县级城市日报社的旗帜和标杆,乃至铸就“百年报纸”的金字招牌!


编辑: 宋全振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