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联泓格润一体化项目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PPG)装置顺利实现投料试生产,并成功一次打通全流程,产出合格的PPG产品,为联泓格润一体化项目试生产工作打赢“第一仗”。联泓格润一体化项目是近年来投资最大的化工项目,项目各装置的陆续试生产,将助力我市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加速向千亿级集群迈进。
联泓格润一体化项目成功试生产,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实施“强工兴产、项目突破”攻坚行动,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加固、向好的发展态势。1-9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和枣庄市平均水平,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
产业体系与集群建设成效显著。我市着力构建以“化机锂医数”五大产业为主导,食品、建材、煤电等多业并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1-9月,五大主导产业集群营收规模持续壮大,其中化工、机床、锂电、医药、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营收达到700亿元。国家级中小数控机床产业集群顺利通过工信部复核,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在龙头企业培育方面,鲁南化工、威达精工、威智医药、山森数控等链主企业引领作用突出,有效带动了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今年,全市共有53家企业入选枣庄市综合百强和工业百强企业榜单,其中24家企业荣膺“双百强”,入选数量位居枣庄市首位。
项目引建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我市围绕“5+N”产业体系,大力招引和建设了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工业项目。1-9月,新开工过亿元工业项目达141个,为工业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稳健。我市通过狠抓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8.9亿元,同比增长18.4%,多个项目获得省级奖补及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市益康药业、威智医药入选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多项产品和技术入选省级创新项目及首台(套)装备名单,121家企业进入2025年度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名单。
数字化转型为产业赋能提速。我市东方钢帘线入选国家级5G工厂,爱拉森等9家企业成为山东省先进级智能工厂,辛化硅胶等24家企业入选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成立AIMT产业发展专班,深化人工智能在机床领域应用,沃达智擎和德萨AI大模型入选山东省首批人工智能大模型典型应用场景。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同步推进,海吉雅等3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滕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省级绿色工业园区。
企业培育与服务生态持续优化。我市建立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梯度培育体系,实施“8010”对标登高行动,重点支持链主企业提质扩能,1-9月已有20家工业企业营收达到年营收10亿元目标的阶段性进度。同时,建立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库,动态跟踪培育小微企业,1-9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家,总数达到451家。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成果丰硕。我市普鲁特机床等4家企业新晋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玻院(滕州)公司入选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中材锂膜成功入选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同时,滕州成功入选省级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区。新力机床等69家企业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乔亚数控等75家企业入选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成长梯队。田璐 张秀秀 报道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1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