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党霞:孝老爱亲让平凡家庭和谐温馨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3-09-18  浏览量:  栏目:荆泉

党霞(左)

滕州融媒 阮敬晨 文/图


  家住东沙河街道的党霞,多年来悉心照料父母、公婆,倾心尽力、无怨无悔,用孝心和爱心诠释了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好老师的范本,让平凡的家庭和谐温馨、把平凡的生活过得安心幸福。


她是娘家的好闺女


  1974年,党霞出生在东沙河街道史楼村,1996年被分配到东沙河街道中心小学工作。娘家兄妹三人,她排行最小,母亲长年有病,父亲体弱力衰,经济拮据,哥哥姐姐都在外面打工。作为娘家唯一的“正式工”,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方面,她和爱人总是倾力而为、义无反顾。

  2012年春,党霞的父亲被诊断为直肠癌,几年时间里,住了5次院、做了2次大手术。党霞带着父亲求医,在丈夫的大力支持下,想方设法筹措钱款,承担了大部分医疗费用。父亲造瘘手术后,每天更换造瘘袋成了一大难事,她就在网上找相关视频学习。回肠手术后,父亲经常无意识排便。有一次哥哥不在身边,父亲忽然想去厕所,没等党霞把他从床上扶起来便失禁了。党霞顾不得多想,连忙给父亲擦洗。党霞看出了父亲的难为情,连忙安慰道:“爸爸,您一把屎一把尿把我拉扯大,您老了不能自理,我照顾您是应该的!”

  2016年,父亲离开人世,面对年老体弱的母亲,党霞只能化悲痛为力量,更好地照顾母亲。那时,41岁的她已怀上二胎,在临盆的前一天,还拖着笨重的身子为母亲准备生活用品,一遍又一遍叮嘱母亲照顾好身体。如今,83岁的母亲脑子越来越糊涂,她每天都要给母亲送饭、洗衣、收拾家务。母亲吃喝拉撒都记不得,唯独惦记着女儿,每天都会坐在大门口盼着女儿到来。


她是婆家的好媳妇


  党霞的婆家在东沙河镇磨坑村,丈夫兄妹五个。党霞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但作为妯娌中最小的一个,日常相处中她尊老爱幼,出力的事情总是抢着干,事事处处忙碌在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论是婆媳关系还是妯娌关系都处得格外和谐,整个大家庭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2002年春天,婆婆被查出胃癌晚期,在济南肿瘤医院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治疗,医院便不再收留。党霞心如刀割,每天都要为婆婆洗衣、喂饭、擦拭身体。夜里她睡得很轻,只要听到婆婆屋有动静,就会立刻前去查看情况,帮婆婆翻身、测体温,端茶倒水。

  婆婆去世后,党霞和丈夫商量把年迈的公公接到身边照顾。虽然哥嫂也争着要赡养老人,党霞和丈夫还是觉得他们家庭负担较轻,照顾老人理应冲在前面。近几年,公公心动过缓、心脏早衰、血压偏高,每天都要服用好几种药物。在党霞的悉心照料下,90岁高龄的公公依然腰板笔直,走起路来稳健从容,穿戴干净整洁,身边人见了都夸老人精气神好,公公总是乐呵呵地回应道:“孩子们孝顺,照顾得好!”


她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党霞认为教学的关键是要付出爱和包容。二十多年来,她兢兢业业,尤其是对后进生倍加关爱。去年,党霞接任的班级中有一个叫浩浩(化名)的学生,是全级部有名的“脏乱差”生。通过多次谈话,党霞了解到这个孩子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管理严重缺失。面对这样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学生,党霞抓住一切闪光点来塑造他。为了让他课下有事干,就把教室内的花草交给他去管理;为了让他搞好个人卫生,教室内外的卫生也由他去检查。就这样,浩浩得到了“护花使者”和“卫生部长”的美称。几个月后,浩浩渐渐对老师产生了信赖,由原来的自暴自弃变得自信自立、遵规守纪、勤学上进,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身教胜于言教。每天的两操,党霞都要和学生一起做,以身示范;她要求学生不乱丢垃圾,自己也会弯腰捡起掉在地上的粉笔;她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友爱,自己绝不会在学生面前讥讽嘲笑某个学生。在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评比中,她所带的班级总是榜上有名,多次被评为滕州市先进班集体,她也多次获得各种辅导奖。2023年5月,她所带班级被评为滕州市优秀中队。党霞本人多次被评为枣庄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滕州市教学能手、滕州市骨干教师、滕州市优秀教师、滕州市优秀班主任、滕州市课改标兵等,连年被评为镇(街道)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等。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