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淡然素心望秋月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3-09-29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苗永峰



当一轮秋月升起来的时候,晚风就携带着丝丝清凉,把那一份凉爽和惬意挥洒到人间。月儿依然圆着,看那河滨公园广场上月光下的“大妈们”是那么快乐。她们一边听着优美的舞曲,一边伴随着动人的节奏翩翩起舞。她们伸臂、抬腿和旋转,然后摇曳一地的月光,把满腔的惬意挥洒,那一瞬间,似乎把白天的燥热和烦闷一扫而光。


遥望涓净如水的月华,饭后散步的我带着一种获得和领悟欣然而归。


回到小区我依然缓步在院落,然后又移步阳台,仰望浩瀚天空,于皎洁月光里遐思。今晚,月没有丝毫的隐晦与做作,更没有星点的粉饰与装扮,竟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天宇、奉献给了大地、奉献给了人类。那皎洁的光亮、争辉普照的壮美,正是醉人心扉的秋月无私的写照。


看月光笼罩的世界是如此美丽,此刻的心境非常简单,觉得人淡如水、气爽神清。我在已过完中秋节的月夜里,感悟起自己的人生。那些深深浅浅的脚窝里,我看到了自己的曾经,在记忆里寻得些许残存。


其实,古圣先哲面对秋月,最爱静思,也会深切感悟人生。“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是唐朝一个叫寒山的和尚写的。诗以秋月的晶莹、碧潭的清静以示我心,既有禅意之幽静,又得灵魂之空澈,其心性不沾纤尘,不沾丝毫的烦恼杂念。


读寒山禅月诗,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俯瞰人间和生命,也许从此人们享有一个清朗的世界。这诗里确实很有“和尚味儿”。李叔同成为弘一法师后,诗句也有这种清澈又朦胧、超然物外却又香火旺盛的感觉。在余秋雨的《庙宇》中,写过一个普通的并非得道高僧,一个瘦和尚,一听到“长亭外,古道边”就立刻感知是同道中人所作。还有林清玄,也写过很多和尚,而他自己始终是一个参不透的俗人。


当然,大多数人们是不愿意出家修行的,大家多是万丈红尘中的俗人。不过保持纯净安详的态度,对生命和世界有一种虔诚的热爱,会让自己觉得生活更有意义。不能够让烦恼去浪费自己的生活,尤其是为名利所累。同时,也不能够放任自己,放任自己就是不尊重别人。


秋的夜空蔚蓝深邃、辽阔静好,云朵儿飘逸灵动、轻柔静美。试问堆金积玉似的云朵里,哪一团是我的过往与曾经?细细想来,人生中重要的不是得到与失去,而是经历过些什么。回望那些走过的地方,阅读过的人和事,那些恩怨纠葛和流转进退,一切都是浮云。


品读月色,如饮一杯清茶,袅袅四溢,沁人心脾;又似一泓清泉,低吟浅唱,流入心田。身置此境,独赏明月,让疲惫的心得到安慰。我非常喜欢这个有静美秋月的秋天,不是没有伤,不是没有痛,或许是经历得太多,才学会了坚强。把曾经的不快交给这秋风带走吧。


银色的月亮能够洗涤人的心灵,减却尘世的烦恼。浅笑流年里,给心灵一个休憩的空间,携一抹流云,让快乐随心所欲去流浪。一路走一路看,快乐着,便是美好。这场月华真的让我学会执着,学会放手,学会微笑,学会释怀。


掬一捧月光,放在手里,收进心里,吸进肺腑,感觉那一丝丝清凉溢满全身。放下烦恼,去掉忧虑,怀着释然的心态,静守秋月的明朗,就能感悟到人生的美丽,亲情的温暖,光阴的美好。月光清浅,让那颗淡然的素心,漫过生命的那一场花开,一路前行,一路向秋。


所以,未必在中秋节的月夜,也不一定等到月圆,遇到有月亮的时候,就多抬眼望,好好看看月亮,对世界、对生命都会有更多感悟。


编辑: 苗永峰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