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水月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3-10-14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赵艺萌(滕州一中)


他挽起衣袖,在众人的目光下一笔一画写下“水月”二字。那时的我们不懂老师之意,回过神时,已是年华随流水,故人再难逢。他平淡的声音好似淌过年华的流水,令人心静,“弱德之美,是身处困境,却不成为弱者的美德。承受,坚持,还要有自己的一种操守。”我始终不能明白弱德之美的深刻含义,直到那个晚上,我们静静地坐着,听他轻缓悠长的诉说。雨声中,他坎坷的前半生在我们的面前徐徐展开。


年幼时体弱多病,家里孩子又多,他于是成了隔壁邻居家无儿无女的一对老夫妻的孩子。当养父母垂垂暮矣,他尚在学校念书,家里无法再供他上学,他不得不成为同龄人中最先出来打工的那个,可因为身体太差,微薄的薪水并没有改变家中的窘迫状况。他开始觉得自己无用,人生失去希望,一度在岁月中迷失方向,怎么也寻不到从前的远方。当我们问起他的名字时,他笑而不语,提笔写下水月二字。


水月,一个善利万物而不争,缓缓流淌,绵延千万里;一个照亮山河大地,独挂苍穹,温柔众生。他热爱诗词歌赋,习惯在受到伤害后用诗词疗愈自己,一次次走进穿越千年的情感,寻得心灵小憩的居所。一路走来,梦想未曾埋没,苦难也在诗词的滋润下开花。他爱行行诗句抑扬顿挫,爱声声词曲不绝于耳,向往泼墨落笔成痴狂,吟诗作词平生畅。父母故去,他了无牵挂,带着一腔愁肠独自走遍江河大地。一边流浪,一边追寻梦想。夜深人静,萤萤烛火,他享受着空无一人的诗词世界,一字一句,治愈他心上的伤。这大概就是那个雨夜他所讲的弱德之美,与世无争,淡然处之,温暖面对风雨,弄花香满衣。


被打击、被伤害,面对衰老、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自己。他在逆境中承受,他在困苦中坚持,从不惧怕磨难,从不逃避生活,从不抱怨命运,只是以一种如水如月的胸襟,成为自己、成就自己,正因如此,才得以荡涤生活的尘土,明心见性,和光同尘。


第一次与他交谈,是他主动问我是否读过《人间词话》。我不好意思地回答,“看过,但是没太看懂。我还记得‘境界说’中的第一层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层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层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无外物,方能寻得灯火阑珊处的“佳人”;种种磨难,终究成就看似雾暗云深的事业。后来,在我有空闲时,他常常将《人间词话》的美学道理与诗词知识娓娓道来,成为我了解、热爱诗词的引路人。诚然,我已记不清他的样貌,但他却是点亮我对诗词热爱的那盏明灯,坚定而永恒。从那时开始,他生命的微光在我记忆里隐隐闪动,授予我的诗书道理也在我心上愈发隽永。


临别时,他只给我们留下一句话:“若心有归处,又何惧外界伤害。心中淡然,虽不与命运争辩,但始终行走在改变命运的路上。”


他是水,是月。是弱德之美的践行者,是跨越山川的旅行者,是不畏风霜的坚定者,是生活的诗人,把苦痛唱成歌,诗意了整个人生。


悠悠岁月里,独坐一叶孤舟,漂泊在风雨飘摇的江河湖海。于无望中找寻希望,于压抑中不忘坚守。饮一壶名为坚韧的酒,醉倒世俗外,从不问苦难。   (指导教师 孟媛)


编辑: 赵艺萌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