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安国
连续几天的降雨,让这个城市感觉到久违的凉爽。
吃晚饭的时候听到窗外雨声越来越大,老婆还问我:公司门口没事吧?别再和前年一样水进店里了。“没事,前两天我们店前面已经疏通排水管道了。”我自信地说道。
我还同往日一样,吃完晚饭,看会电视洗澡睡觉。刚躺在床上手机却突然响起,“安国速来,咱们店门口积了大量雨水,已经淹没卷帘门了!”我的同事在电话那头急促地说。挂断电话后,我迅速拿了两件被褥和一个水桶一个洗脸盆,驾车前往公司投入防汛中去。
去公司的路上,我看到从天而降的大雨,犹如倾盆直倒。骑电车的人艰难地往前推行,雨水已淹没电车的轮子,还有人在“冒死”硬骑。当开到沿河路时,在灯光的照射下和迎面而来的车辆推动下,“哗……”一个大水团砸到了我的挡风玻璃上,瞬间感到:这是在“海上”开车啊!我慢慢往前开,尽管双手死死握住方向盘,但还是能感觉到我的手在打颤,我的车在波动的水流中“颤抖”,也不知道是车在水中漂,还是水向车中流,最后晃晃悠悠地终于开到了转盘的北侧高沿上。
我停好车,一手撑着雨伞,一手提着防汛的被褥,看到雨中有身着警示服装、手持闪烁警棒的人,好像是在指挥,走近才知道是交警和水发集团的同志们在雨中站岗,告诫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哪儿水深哪儿能走。
“哥,下这么大的雨您这是去哪?”有人问我。“我去前面店里做防汛。”我边回答边抬头,仔细一看,“这不是张国经理吗?您怎么还亲自到现场指挥?”“什么亲自不亲自的,集团的人全部下到路口检查灾情。哥,我把您护送过去,您跟好我了。”“好的,好的。”我回答道。
转盘间由东向西水流非常急,就好像开闸的黄河水一样汹涌滚动。平时一分钟就能走过去的路,怎么现在就这么慢呢?越想迈步越是走不动。“同志,去哪?”“那路能过去吗?”“向这个方向走,靠中间走,不要靠边,路边水深。”又有人问:“叔叔,放学了,我找不到家长接我的车了,能把我送到路边的高处吗?”“好的好的。”他耐心地回答。当我走到路中间时,一不小心一只鞋让水冲掉了,张国一步跨过去,按住了那只被冲走的拖鞋,“别穿了,到了店里再穿吧!”足足用了五分钟我才走过转盘。把我安全送到后,张国说:“哥,您慢慢往前走吧,我还得指挥其他人过路呢。”“好的,兄弟,谢谢了!”
滕州二中就在我公司附近,这场大雨也许是在考验学生的独立和毅力,正好赶上晚自习下课,家长的车辆在吼叫在呐喊,恨不得能挂上“飞挡”冲出去。骑电车的学生在满是积水的路上晃来荡去,一会儿摔在水中,一会儿艰难地在水中推行,还有许多举着雨伞却淋得浑身湿透的学生步行在水中。
我光着脚丫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了公司门前,雨水的确已漫过了门沿子,我和同事急忙用我带来的被褥堵塞在卷帘门下侧门缝里,再拿隔壁邻居的铁桌子压在上面。半小时后,雨势渐小,才相继离开。回去的路上,我看到了好多车辆熄火浸泡在水里,只能等待拖车救援。
次日,雨停了,一切恢复正常。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很多关于暴雨的信息,回想那一夜,更是由衷感谢在雨中指挥疏导交通的交警和水发集团的同志们,没有他们冒雨值班,我们的损失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