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杨尚军)5月22日,走进山东省滕州市华晨教育旗下幼儿园、小学、中学研学基地的科学教学课堂,生动浓郁的科学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博苑幼儿园柴倩倩园长、张燕老师正在科学发现室组织孩子们做“我是小小墨子”情景剧游戏;实验学校“科圣墨子新双星”、2023年山东省科技智力运动大赛“纸直升机设计飞行竞时赛”小学男子组一等奖获得者五年级的学生刘子墨和小学女子组一等奖获得者五年级学生李梓墨正在探讨科学小制作;滕州国防科技和生命安全基地,在此研学实践的北辛中学七年级三班学生丁善政正在航空航天实验站和同学们进行航空航天科学研学体验。这是山东省滕州市华晨教育在全国首创探索建立逐级递进、科学衔接、富有特色的“学前、小学、中学一体化”科学教育培养体系的生动展现。
当前,滕州华晨教育学前、小学、中学“一体化”未成年人科学教育培养“责任书”明确,“路线图”清晰,华晨教育人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辛勤耕耘、砥砺奋斗,全面推进在课程教材、教育教学、研学实践等环节全方位、全链条落实,打造滕州华晨教育科学教育品牌,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座城市只有庞大的群体钟爱科学并愿意去从事科学创造,实现科技创新的弯道超车才会有不竭动能。教育一定要有大世界观,以大视野、大情怀、大担当办教育、抓教育,形成大格局。围绕‘立德树人,人民满意’一个宗旨,遵循‘文化引领发展,特色铸就品牌’两条路经,加强‘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资源建设’三项建设,明确‘开门、开明、开放、开发’四开思路,坚持‘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五大目标,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科教强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中华善城 现代滕州’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面对学校在科学创新教育上的发展方向,滕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康凤霞信心满满。她认为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育人目标的确立和与学科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思维能力进行系统的训练,并把创新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第一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