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围绕服务“强工兴产、项目突破”,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多措并举,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努力打造强大的人才磁场,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周郑彬,曾任深圳市某上市公司副总经理,在高端工程塑料行业深耕20多年。2023年,他开始自己创业,带领团队参加“创业枣庄 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并荣获二等奖,项目随后落地滕州市科技创新创业基地。
“这个园区的配套非常完整,包括有实验室、宿舍、食堂、厂区都有,那我就作为创业者,就能够集中精力地在一个地方,把所有的事情做完。”山东天合京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郑彬如数家珍地介绍着。
尊贤重才,滕州市专门设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高标准建成605套人才公寓,健全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并通过优化政策体系、完善配套服务,为人才创业提供更便捷多元的服务。周郑彬的新材料项目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人才团队引进、厂区建设到研发中心构建、生产线投产的快速发展。目前,项目生产的高端工程塑料用途广泛,可替代进口,产品性能获国内外客户认可。
为吸引更多的人才带技术、带项目落地滕州,滕州市不断深化“项目+人才”模式,高标准承办枣庄市创业大赛复赛活动,开展“创业人才滕州行”活动,举办机床产业北京推介会、玻璃产业上海推介会等各类展会。同时,聚焦“化机锂医数”主导产业需求,柔性引进院士、特聘专家等高层次专家268人。原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员张旭峰就是其中之一。
“在来滕州之前,我在北京理工大学主要也是做研究工作,我们也是把学校的这个基础研究的成果向产业发展。”山东奥卓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旭峰说, 到滕州工作有三年,三年也取得了一些基本的成果:做了高强度的复合材料锚杆这个主要是煤矿开采用的,这个项目也实现了产业化;还有一个项目就是山东奥卓的聚氨酯弹性体,主要是运用在一些建筑的基础减振隔振,轨道交通减振。
在张旭峰的推动下,奥卓新材料公司建成高性能原料生产基地、先进材料产业基地,目前已具备年产5万吨原料与制品生产能力,实现了关键原材料和制备技术的完全国产化,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所生产的建筑用聚氨酯弹性体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来仪。留住人才,还要满足人才多元化需求。滕州市每年列支2000多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人才工作,出台“人才新政17条”、“智汇滕州人才六条”,从衣食住行和医疗、教育等层面给与保障。
此外,滕州市设立总规模12亿元的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工业技改基金,累计发放“人才贷”5000多万元,帮助解决创业融资难题。同时,推动企业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充分发挥载体对高层次人才的“虹吸”作用。近四年,滕州年均新建省级研发机构、实践基地等创新载体10家以上,先后建设中科院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北理工鲁南研究院、北航机床研究院等研发平台10多家,共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0多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180多家,打造强大的人才“磁场”。滕州市连续两年获评全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成功入选全省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试点。
(大众报业·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孟令洋 通讯员 秦璐 李赛 报道)
原稿链接:https://m.dzplus.dzng.com/share/general/0/NEWS1556250MRXPAPZTOCR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