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媛媛 李强
记者 孟令洋 报道
大众日报滕州讯 寒风凛冽,在滕州一处大棚种植基地里,农户们正用科技手段管理黄瓜秧苗,他们依照农技人员的指导,精心调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确保每一株秧苗健康成长。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我们秉持绿色防控理念,倡导物理、生物防治方法。”滕州市农业农村局蔬菜站站长马海艳解释,一般用安装防虫网、黄蓝板等方式诱捕害虫,释放天敌昆虫来控制虫害,同时建议菜农合理使用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障蔬菜质量安全。
近年来,滕州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征程中,始终将技术保障作为关键支撑,致力于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推动农业产业不断优化升级。
滕州市人才创新驱动中心积极组织推动滕州市北大仓面粉有限公司与济南大学徐会连院士团队合作成立了滕州马铃薯加工产业研发中心,重点关注将废水处理转化为生物有机液态肥,利用薯渣研发饲料添加剂、功能性食品等,助推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目前双方正在积极协商签订协议,技术团队已针对北大仓面粉有限公司开启了前期薯渣成分含量分析研究工作。
信华新格林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的蝴蝶兰种植项目,是滕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亮丽风景线。目前,示范园全面采取设施农业智慧化管理和生产方式,采用业内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通过物联网全智能化管控,可以实时定量精确把关,种植人员只需按个开关、进行选择,就能种好果、养好花,真正实现集自动化、智能化、工厂化、立体化等技术于一体,以数字农业助推滕州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我们定期组织农户参加技术培训课程和现场实操演练,将新技术、新方法传授给菜农。”马海艳说,像无士栽培、水肥一体化等前沿技术,已在部分温室成功应用,并逐步推广,培养了一批有技术、懂经营的新型农民。
如今,示范园里的蝴蝶兰鲜花产品,与市场供应链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化链条,不仅带动了滕州市花卉产业的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也是滕州市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特色新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9个、企业品牌22个,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244个,认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
原稿链接:http://dzrb.dzng.com//paper/paperShare/id/861240?is_rout=1
编辑:卢庆琛
审核: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