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山东滕州的温室大棚樱桃迎来收获期,一颗颗火红的樱桃宛若透亮的红宝石般缀满枝头。得益于农业技术的提高,成熟期提前,可以马上供应给各地市场。
在山东滕州的这座智能温室大棚里一派生机盎然,一簇簇鲜艳欲滴的大樱桃挂满枝头,格外诱人。农户熟练地拨开枝叶,指尖轻轻一捏,一颗颗樱桃便落入桶中。近年来,随着大棚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让樱桃实现了稳产、提质,更让果品成熟期提前了一个月,让当地的大棚樱桃在市场竞争中抢占“鲜”机,焕发出新的活力。
以往,露天种植的樱桃常受气候影响,收成不固定。但如今,借助温室大棚的科学管理,精准调控作物生物钟,早熟樱桃实现了“夏眠春收”,三月份便能抢跑南方市场。这15亩的大棚樱桃每天可采收300斤左右,基本上能实现日产日销。据了解,当地的大棚樱桃从三月份开始陆续上市,一直到五一假期前,美早、红灯笼、黄蜜等品种全部迎来丰收。
当地的大棚樱桃种植还为本地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在樱桃种植、管理的繁忙时期,每天能吸纳周边三十余位村民就业,每人每天的收入能达到100元左右。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樱桃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路径,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让樱桃产业成为带动村民致富、促进乡村发展的“金招牌”。
编辑:卢庆琛
审核: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