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曰春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有一篇奇文熠熠生辉,值得反复研读,那便是唐代张说的《钱本草》。
《钱本草》以独特的视角,将金钱比作一味本草,“味甘,大热,有毒”,短短几字,便精准地概括出钱的几个属性。钱能“驻颜”“疗饥”“利邦国”,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魅力诱人,恰似甘美之药,使人趋之若鹜。然而,它又“有毒”,“污贤达,畏清廉”,一旦陷入对钱的盲目追逐与贪婪索取,便如同服用毒药,伤人害己,祸及家国。
文中提及,“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这提示了对待金钱应秉持公正、适度原则。不均平的贪婪,会让内心失衡,引发种种乱象。“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更是告诫人们获取金钱需遵循正道,不可不择手段,否则将遭受精神的折磨。
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金钱的诱惑无处不在。我们目睹了太多因贪恋钱财而丧失道德底线、触犯法律的案例,从商业领域的欺诈到官场的腐败,皆因未能正确认识和对待金钱。此时,《钱本草》犹如一服清醒剂,劝诫众人要清醒地看待金钱的利弊。
我们应熟读《钱本草》,以其中的智慧修身养性,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怀仁义之心,守礼义之德,行诚信之事,施博爱之举。将金钱作为实现美好生活与社会价值的工具,而非人生的终极目标,方能在财富的浪潮中稳守本心,不被其淹没,真正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让生命绽放出超越物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