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面子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5-02-15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王思齐(滕州一中腾云部高一1班)


“面子”似乎是中国人的专有名词,是一个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带有“行话”味道的抽象名词。按《乡土中国》的解释,是指“表面上的无违”。而生活中“面子”的出场,也往往有着不同的意味。


小时候,面子在我看来是个尴尬的词汇。我小时候挑食,父亲做的饭又常常不合我的口味,于是被我扔到一边,不加理睬。父亲就端着碗凑到我嘴边说:“来来,吃一口,给我点面子!”那声音十分和顺,甚至有点讨好的意味。我那时尚不能理解何为面子,父母又都解释不清,于是我的挑食中也就多了些思考。思考的结果是,面子是某种和面粉无关的东西,似乎能让人的行为说得过去。当然,这并不影响我的继续挑食,只是让我对面子更无好感。


面子,是个低声下气的词。


长大后,我见识的东西多起来,对面子也有了新的认识。一方面,“死要面子活受罪”这句俗语更坐实了我的看法;另一方面,我的另一些经历又让我对面子有了新的认识。一次我和母亲去参加婚礼,我们到时仪式已经结束,宴会刚刚开始,偌大的大厅中摆着数十张大圆桌,一眼竟望不到头。每张桌子上都铺着红布,红布上林林总总几十种菜品,还有各种“喜酒”和糖果,宾客们个个喜气洋洋,大家吃着喝着道着祝贺、说着吉祥话,几百平的大厅竟丝毫不显空旷。妈妈小声对我说:“这婚礼可办得真有面子,等你长大了婚礼也这么给你办!”此时,我才发现,原来面子不仅能让人活受罪,还能让人倍感骄傲、风光无限。


面子,也可以是个富丽堂皇的词。


多年以来,“面子”见得不少却仍不知如何定义,直到我上了高中看到《乡土中国》中的解释方才恍然大悟,面子是一种“表面上的无违”,无论是父亲用他的口吻希望我“无违”他所做的饭菜,还是那位举行婚礼的亲戚希望亲友“无违”他彰显自家家底和儿子婚姻美满的方式,都是一种无违,它们本质相同。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大片的如面子一样的灰色地带,这其中,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部分自应保留,不切实际的宗派主义、繁文缛节则应尽力去除。至于面子文化,倒不见得是什么坏事,就让它存在吧!


编辑: 王思齐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