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心脏骤停 10 余分钟!”……
如此惊险的一幕,发生在前不久的福建泉州,50 多岁的陈先生,在游泳时突感胸闷不适,没想到上岸后,他瞬间晕倒,被紧急送医救治。
忽冷忽热交替游,男子呼吸心脏骤停。
事发当日下午,陈先生在室内游泳馆锻炼,在常温泳池游泳后,他又跃入冷水池中。
不料当他回到岸上时,瞬间晕倒在地。在场人员发现后,立即为其进行心肺复苏,并同步拨打了 120 急救电话。
入院后,急诊科医生快速对陈先生进行评估,征象表明其呼吸心脏骤停,没有生命体征。
经过医生长达 10 分钟的心肺复苏,陈先生成功恢复自主循环与呼吸功能。后根据相应检查结果,医生又为其施行主动脉球囊反搏置入术、冠脉介入治疗术等手术。
医生表示,陈先生此次心脏骤停为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在常温水和冷水池中交替运动,血管难以承受忽冷忽热的变化,加之陈先生此前已有胸闷症状,未予以足够重视才遇此危险。
春季回暖,让很多在秋冬季节,重视养护心血管的老年人放松了警惕,文中的陈先生就对自己此前的胸闷症状掉以轻心。
实际上,冬春交替时,交感神经受到寒冷刺激,使人体血管急剧收缩,温度升高后血管又会舒张,如此忽冷忽热,易导致血管反复收缩、膨胀,加重心血管负荷并使血压不稳定,从而引发冠心病、高血压,甚至急性心肌梗死。
学会识别“信号”很重要
· 经常性心慌、气短、胸闷;
· 睡觉时经常胸闷难受,无法平躺;
· 胸闷,偶有刺痛感;
· 激动时心跳加快,胸部有明显不适感;
· 走路时间稍长或速度快时,会胸闷、气喘、心跳加快。
冬春交替“护心法宝”请查收
1
颈部保暖别忽视
2
晨练虽好要适度
3
躺一会儿再起床
4
血压平稳很重要
5
不渴也别忘喝水
6
科学进补适量吃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