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病虫情报(第三期)小麦茎基腐病发生预报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5-03-26  浏览量:  栏目:城事



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我市小麦茎基腐病的病原菌活动显著增强,侵染风险升高。冬前积温偏高,小麦旺长现象普遍,植株抗病性下降,为病菌侵染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近期调查基数、耕作制度、气象条件和品种抗性等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小麦茎基腐病总体中等偏重发生,在地势低洼、整地质量差、土壤贫瘠地块存在偏重流行风险。
预报依据:
1.病原基数:山东省监测显示,小麦茎基腐病田间菌源基数接近常年略偏低。
2.耕作制度:秸秆直接还田,耕层较浅,田间菌源量连年积累;同时部分还田地块耕作粗放,土壤空隙增大,不利于小麦根系生长,苗弱,抗病性差。
3.主栽品种:我市小麦主栽品种基本上对小麦茎基腐病为低抗或易感品种。
4.气象条件:近期气温整体偏高,田间温度和湿度极有利于小麦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流行。
防治适期:小麦返青起身期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加强健身栽培,增施磷钾肥,中耕除草,调节田间小气候,提高小麦自身抗病能力。
2.化学防治:可亩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20~25毫升,或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12克,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30毫升,或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30~50毫升,或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0~60毫升,或17%唑醚·氟环唑悬乳剂30~40毫升,兑水60~70千克顺麦垄均匀喷淋小麦根茎部。
施药方式可采用背负式人工喷雾或自走式施药器械喷雾,作业时注意调低喷头高度和方向适当加大用水量,同时兼治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等病害,对发病较重的地块可连续喷施2次,用药间隔期7~10天。
注意事项:在实际喷药操作中,水要足量,科学用药。药肥都要进行二次稀释,现喷现配。均匀施药,做到不重喷、不漏喷,药剂要轮换使用。及时回收农药包装,统一处理。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编辑: 金峰光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