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设主席台,不设会议室,大家拿着板凳坐在一起,大事小事一起议。在鲍沟镇鲍沟三村,“小板凳会”逐渐成为党群议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鲍沟镇鲍沟三村党委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利用“小板凳议事会”探索搭建基层治理的“大舞台”,以网格为单位,将政策宣讲、民主议事、建言献策等融为一体,在凉亭、田边、农家小院等与党员代表、居民代表进行沟通交流,听民声、解民忧,努力将知民意、集群智、聚众力落到实处。
“面对面”架起党群“连心桥”。致力于解决群众的问题,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党员示范行动”为抓手,改变传统会议形式,不限地点、不限时间,由包村领导干部、村“两委”干部面对面和群众开展“板凳会”。让群众全面了解基层工作,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去。同时宣传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相关政策、有关工作,将“板凳会”与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让群众成为参与者、受益者,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手把手”搭建学习“新平台”。突出坚持群众路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板凳课堂”新平台。围绕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用大白话、家常话进行解读,进一步坚定党员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通过面对面培训,手把手指导,提高村民种植养殖技术水平,有效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板凳普法”加强党员和群众的互动,让群众更加知法、明法、遵法、守法,更好地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纵深发展。
“心贴心”共谋发展“金点子”。在充分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理清工作思路,细化工作举措,切实将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干部的“履职清单”, “板凳会”成为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共话发展、共谋美好未来的有效途径。通过“拉家常”的形式,用老百姓喜欢听、听得懂的话语,宣讲医疗、就业、养老等党的惠民政策,协调解决农业生产、用水用电等实际问题,将“官话”变“白话”,将“书面语”变“唠家常”,让群众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真正把党的好声音传达到老百姓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