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滕州市鲍沟镇人大积极响应党委号召,人大代表在文明实践中“打头阵”,以率先、领先、争先的“代表行动”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建好阵地,用活场地,吸引群众“打卡”。走进鲍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迎面而来是醒目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体标识,实践所外空地设置有压腿按摩器、单人腹肌板等健身设施;实践所内管理制度、组织架构、文明宣传活动等悬挂上墙,设计美观,一目了然,大讲堂、书桌、座椅、投影仪等设施一应俱全……在农家书屋,恰逢几名小朋友在看书,他们放学后到家长下班这段时间,都会来这看看书。镇人大代表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这一载体,在这里用精心制作、接地气的课件、讲话稿开展理论宣讲和村规民约课堂,让群众听得懂、感兴趣,在春风化雨中学知识、长技能、受教育。
送活动、接地气,延伸服务“触角”。由镇村干部、人大代表组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依托实践所硬件设施优势,定期举办各项贴近群众、接地气的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及公益培训。“这是我们国庆节举办的活动,非常热闹,村民们可高兴了!”代表指着墙上的活动剪影图片说。他介绍,从建所到现在,人大代表在文明实践所实现“坐诊”听民意,群众“点对点”反映问题,代表“零距离”收集意见,联系镇人大和有关部门推动解决,把群众的烦心事变成放心事。村民进来躲雨,实践所就提供了便民伞;村民口渴了,实践所就提供了茶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正是人大代表们把群众的话放在了心上,真正做到了“群众需要什么,实践所就提供什么”。人大代表们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各类资源整合下沉,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切实打造为民服务品牌。
常创新,细服务,彰显人大力量。通过组建“党员+人大代表”环境整治志愿服务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志愿服务活动。组建“人大代表+技术指导员”志愿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技术指导。组建“人大代表+乡贤”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邻里纠纷的化解,公益事务的管理,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组建“人大代表+招商宣传员”志愿队,发挥各自的人脉优势、商脉优势、声望优势、专业优势,主动宣传推介鲍沟,为更多项目落地鲍沟、更多企业和人才落户鲍沟牵线搭桥。各级人大代表们还带头开展遵守法律法规,争当“守法纪”的表率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宣传、法律知识培训、“人大代表亮身份”等活动,进一步强化了代表们的法律意识、纪律意识、底线意识,做到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弘扬传统美德,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树立代表良好形象。他们在文明实践活动中“打头阵”,在基层实践活动中“守初心”,人大代表以率先、领先、争先的“代表行动”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贡献“人大智慧”,彰显“人大力量”。
鲍沟镇人大将继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引导代表做到“群众有所呼,代表有所应”,常态化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确保党的政策理念与惠民服务走入寻常百姓家,使文明实践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