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祝愿窗口更明亮 ——我与《滕州日报》三十年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3-12-20  浏览量:  栏目:《滕州日报》创刊30周年

作者:吴志强


开卷审视“命题”,自己吓了一跳:《滕州日报》三十年了。照镜子对阅自己,已经复制了当年父母辈的年龄。时光荏苒,白云苍狗,劣汰优胜,强者赢在其后。例数当年芸芸林立的县(市)级纸质小报,留世者已为数不多。而我们的《滕州日报》仍然茁壮蓬勃,明亮成新时代社会生活的一块品牌。


他人看着《滕州日报》长大。我,却感受她的呼吸、聆听她的心跳一路走来。与《滕州日报》多年老友相伴,该说点儿什么。想了想,还是说说所熟识的几位“报人”吧。


国家强大,需科学清明的政治管理和日益发达的经济支撑。三十年坚守为本土百姓日日播报的《滕州日报》,必然离不开这些呕心沥血的报人。他(她)们令我亲爱,也令我尊敬。


当年《滕州日报》创刊,是听王牧天恩师聊说。早年父母与之曾有“中师”同窗之谊,逢春节必命我须给恩师和他家张姨拜年。大年初一,于西间靠窗书房,聊起宣传部一位颜姓部长为滕州干了件好事儿,力主办起了一份《滕州日报》。明仁均晓,区域窗口一张报纸,有轻重之举。问及报社业务主事,说是马润涛担纲。曾弄笔于县委办公室的润涛兄大名早有耳闻,工作行当有别,未有交集。不一会儿,又有王老师弟子入门拜年。恩师点就一中等身材、书生韵味儿者介绍与我,说是马润涛主任。于是拱手互致问候,起缘着实结识。


我所敬重的马润涛兄,其文字功力和生活体验令我远望。相继在《山东文学》《时代文学》《作家报》《当代散文》《大众日报》诸多报刊读罢他的散文之后,顿生系列感慨。巧妙的构思,用语的朴素乡土,教科书似的严谨文风,近乎名家的境界,让人耳目幸之。真正得机会与之畅谈,是那次一路同行。1995年,巧在济南洪家楼海源居大酒店围坐聚会,在场者有时任《大众日报》编委,《城市早报》主编,《时代文学》杂志社长、主编一干,以及写小说和散文的帅哥美女们。酒宴之后,李广鼐老师建议我蹭车回滕,便得以和马润涛兄及其几位同僚同行返乡。


已记不住一路说了些什么,只记得一种深刻的感受:润涛兄博学多识,真诚待人,敢于担当,事业有为。再后来滕州市成立作家协会,润涛兄当选主席,众会员也赐我一双秘书长的跑腿“便鞋”。就此,与兄构成名誉上的“业余上下级”关系。说来惭愧,那时期作协应有的规律活动,无法摆脱诸多客观因素掣肘,致使“主观能动性”没能尽职尽责。


接下来,说说熟识的《滕州日报》几位文艺编辑。


吾非少年有成,因初中时期发表文艺作品,多承国家和省级报刊诸位编辑先生青睐,因而对报纸副刊特殊有情。《滕州日报》创刊伊始,知陆续集来吕宜芳、渠志冰、陈融等文学佳士(记得还有个后来不知去向的任泽健小弟)。宜芳兄一身文艺范儿,笑起来撒一派爽朗的哗哗哗落水声。早年我在吕坡大队学农,当面聆听他在田间地头讲授诗歌——尽管那时诗歌很“工农兵”,于今“学院派”及诸流派诗歌井水不犯河水——那年代宜芳兄出手的诗歌小说更多,业绩显赫一方,记忆中至今铭刻;与渠志冰弟结识,弟正于三十一中为人师表,黄强兄多次推荐过他的作品。志冰的诗歌节奏明快,青春气息清爽扑面,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浸润情绪,本地市诸多诗友和评论人士看好。可惜后日迷茫搁笔,沉溺酒中捕捉诗意;结识陈融小妹之时,小妹正是啤酒厂职工。已高就省作协的黄强兄来滕公干,邀我一起去啤酒厂找陈融约稿。逢陈融下夜班回家休息,未得相见。不多几日,枣庄市文联、作协换届,作为代表前去赴会。乘公共汽车享受颠簸,同为代表的王明华小妹当面介绍了陈融,文艺兄妹由此同行同路。当年的陈融妹写诗——进入中年攒足了阅历开始小说创作,成绩依然斐然——诗作韵味浓郁,具有萧红般的忧郁凄美感,对生活体验细腻入微,颇具才情藏暗香流动其中。她写散文,散文更是透着佛性女子善良独特的思想哲理,被当时《山东文学》的刘烨园学友夸称为“不可多得的才女”。历数那时期如此“优秀文学者”来主持《滕州日报》文艺版面,哪有不“文学优秀”之理?


那些年我在《滕州日报》发表作品不多,大都应景之作。有诗歌、散文、曲艺、歌词等等,遵命配合节日和上级活动需要,不能脱离政府文化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记得一次该报联手烟草专卖局设奖征文,授我靠前奖项;后来《滕州日报》二十周年庆贺,应邀一篇小文又被名列前茅提携。通知颁奖座谈,知有王牧天恩师同台,则羞于赶赴发言。会后,志冰弟代我签名领下二百元奖金。奖金不多,视为“外财”,交志冰弟主办,邀吕士跃等等几位语言共同之弟兄到府前路路南一米饭屋畅快吃喝一顿。有鱼有肉,有炒有炖。酒碗里,满当当流行的兰陵酒。另加了红烧排骨、辣炒山药豆什么的。吃得饱嗝连连,喝得满脸激情。饭后摇晃于府前路上,感觉出苍天老大再有老二非我们莫属的幻觉。


文艺部当年的那些编辑们后已离职或“出走”(出走,指志冰弟离世),陆续接任者有陈倩女士及同仁。与陈倩女士之前从未谋面,平时只有隐身邮件和样报之后默契交往。2022年初夏,承赵公林主席和渠怀素主任热情诚心,赴今缘春酒业公司参加采风,我们才得以“显形”且“出面”相逢。说起邓小平诞辰百年庆祝活动之时,陈倩女士在专刊重要位置为我推出过一篇长诗。另编发过我好几篇随笔文字。其中一篇《住对门儿》颇为幸运,不知不觉被《杂文月刊》《明镜月刊》《作家报》报刊选发,又被济南曲艺团改编为说唱曲目。


三十年,《滕州日报》副刊部的编者们无私捧出许多本土作家、诗人,文化成就者和民俗思古学者,为滕州文化事业奉献出利在千秋的功德。


再说说熟识的《滕州日报》两位“无冕之王”(仿照公文惯例,以姓氏笔画为序)。


“开局”有刘生曦,早在粮食系统相识的老兄。从军时有《海军报》社工作历练,有板有眼的扎实文风,白描见长。之初《滕州日报》的一些儿“大稿”,于他的手下“诞生”不少。那篇介绍面粉厂书记张福新的长篇通讯,曾推动全市掀起一个学习先进的活动热潮。


当年年轻有为的渠怀素兄,当下正值壮年。素养尚高名符其实,给人可靠的信任感。初识怀素兄于首届刘村梨花节现场。此君热心也热情,率作协一干“人马”畅游于梨花吟诗、鸟语对唱之中,众人被感动得以热汗代替泪水于衬衫后背表达。后一些作协的重要活动,又是该君无私奉献的机会和条件。展开《滕州日报》,第一眼多看到渠怀素的名字闪光。画卷似的生活展现,深入现实地诠释政策,以感同身受反映民生,非为“大手笔”难以挥洒如此风范。


回望三十年,应言及报人很多,不愿“哩哩啦啦”再折磨看官耐心,应该知趣就此打住。


此时,让我致敬正逍遥天堂的王牧天前辈,他是我知晓对《滕州日报》多年注目的圣贤。


《滕州日报》二十年的时候,应邀写过的小文是《靠着窗口晒太阳》。如今贵报三十周年诞辰,仍延续我当年的“概念”定位,以《祝愿窗口更明亮》为题吧。


敲响微山大湖这面手鼓,再以荆河水流作琴弦拉响,我为《滕州日报》奉献《生日快乐歌》!


编辑: 吴志强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