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滕州日报》,曾经我是你的兵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3-12-21  浏览量:  栏目:《滕州日报》创刊30周年

作者:赵燕


时光飞逝。人渐老。时逢《滕州日报》创刊30周年,偶遇刊出征文中亮眼目、扣心弦的文字,那些传递释放而来的心流,诉说着与她有过交集的思考、有过邂逅的美好,使我的点点热血涌上心头。原来《滕州日报》我对她的归属与依恋,她对我的锤打与历练,并未因离开而疏远,并未因岁月而褪色。


因缘际会,而立之年,我从一个乡镇干部成为民生社会部记者。岗位的工作状态,让我一时难以适应,毕竟按部就班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同,有人托底与独当一面不同。在哪个山头唱哪个歌,我从领导批评的“轻歌曼舞、养尊处优”到他强烈要求的“主动与人搭讪”,不断打破束缚,实现自我突破,半年后,不但不用再为线索发愁,还成为被多家单位点名邀请采访的记者,其中历程,辛酸自渡,冷暖自知。


民生社会部的记者很苦,有压力压迫的苦、有焦虑焦躁的苦、有无依无靠的苦。伙伴们自嘲为“扫街”,满目茫茫,无处落笔,只能游荡于街市,冥思苦想。一些矛盾焦点、问题难点、关注热点,因为采访周期长、写作难度大、容易得罪人,倒成了我可以做做文章的“线索”。比如,化粪池外溢无人问一事,从采访到成稿耗时三天,通过居民反映、部门回应、律师说法三块内容,用一个整版进行了深度报道,一周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这类稿子耗时费力,不仅“性价比”不高,还因为碰了人家的奶酪,被物业警告过、被开发商威胁过、被居委会主任戏耍过……心里不是不怕,但市民有诉求,就要扛起媒体责任,推动事情办实办好,方不辜负社会信任。


民生社会部的记者也很快乐,有时间自由的快乐、有为民请命的快乐、有无冕之王的快乐。肩扛道义,妙手著文,帮助弱势群体,助力解决难题,让我有满满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山亭两姐妹遭遇车祸,我四跑医院,三询交警,积极联系保险公司,两天时间,59万保险费用送到医院病房,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不交物业费就不打扫垃圾》一文的采访过程,成为我学习法律的初心。采访时被居民取笑:“你们记者不研究《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吗?”当时的汗颜和羞赧,让我大受激发,好记者不仅要有娴熟的采访技巧,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那才是真正的底气和勇气,才是针对性提出问题、催化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自那时起,我开始学习法律,立志做个采一行懂一行、问什么像什么的专业记者。虽然记者之路因故断送,但学法之路并未停歇,直到拿到法律执业资格证书,才算是对学法之旅的闭环交待,也为我胜任更多的岗位提供了可能性。


做民生社会部的记者需要很拼。极端恶劣天气,更是记者的高产机遇,忆起峥嵘岁月,不免苦笑:“当时怎么就不怕被雷劈到!”那时候为了抓新闻,越刮风下雨越往外跑,桥断了、树倒了、广告牌砸人了……都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拍照采访。有一次夜间雷雨天气,我接到热线电话反映木栈桥被冲垮,立即电联我的实习生骑着电动车赶往现场。风里雨里,雷里电里,一边讨论着采访提纲,一边想象着现场情景,像一位战士,在战场上,想到的只有责任,能做的只有冲锋。凌晨两点多完成采访,迎着清晨的旭日,以写稿接续新一天的征程。荆河公园附近有一排房屋,无人居住,常坠片瓦,过往群众多有隐忧。接到这一反映后,我迅速完成《房屋岌岌可危 行人步步惊心》一文。该房所在的居委会看到此文后迅速致电于我,说房主失联,未敢擅动,但形势紧迫,他们决定实施无因管理,先修缮房屋确保周边安全。果然,第二天他们就开始施工,修缮工作很快完成,群众终于可以安心过往了。


岁月长河,泥沙俱下。我永远骄傲,那些拼搏奋斗过的时光;我永远铭记,那些考验脚力脑力眼力笔力的经历,每每忆起,竟如昨日,清晰在目。没有那样的磨砺,就没有现在的自己,我喜欢现在的自己,我感谢曾经的磨砺。


编辑: 赵燕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