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姜屯镇庄里西村的“幸福食堂”开业,吸引了村里许多高龄老人、留守老人来到此处。大家有序打饭就餐,食堂里充满温馨融洽的气氛。刚打好饭的李大爷高兴地说:“饭菜都合胃口,荤素搭配得很好,想吃多少打多少,不用动手就能吃上热乎饭,真是解决了俺们的大问题!”
正如老人所言,一处看似简单的“幸福食堂”,让老年群体在家门口便吃上了价格亲民、合乎胃口的饭菜,也尝出了幸福生活的好滋味。这正是我市民政部门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围绕破解老年人“做饭愁、吃饭难”等养老问题,实施的一项具体举措。“幸福食堂”经过多年推进,现如今,全市运营的“幸福食堂”达到100家,惠及6万余名老年人,打造了“幸福食堂”建设运营的“滕州样板”。
为统筹推进“幸福食堂”建设运营工作,市民政局聚焦功能定位,将“幸福食堂”按照公益性服务项目进行打造,切实为老年人提供就餐、送餐等服务,以及丰富、多样、优质的餐品,在价格上让老年人得实惠;聚焦选址要求,选址前充分征求老年人就餐意愿,掌握老年人口分布情况及就餐需求状况,优先选择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居,依托农村幸福院、村公办场所等设施进行改造;聚焦互助养老,整合资源要素,创新服务载体,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了“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的养老模式,有效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了居家养老需求。
市民政局积极打好农村互助养老“组合拳”,每年11月对运营满一年的助餐运营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日常则通过“兼爱民政智慧平台”以及第三方监管方式,对“幸福食堂”的用餐运营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并对符合就餐条件的老年人采取“人脸信息识别”的办法进行管理,确保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此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幸福食堂”建设运行和提质增效工作中去,积极培育志愿者队伍,不断提升互助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切实构建“幸福食堂”长足发展新格局。
该局积极创建以“幸福食堂”为载体的多种互助新模式,将其与村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农村留守儿童之家、残疾人之家、农村幸福院等建设相结合,拓展服务功能,延伸服务半径,推进“幸福食堂”运行的规范化、长效化。同时,利用餐前饭后时间,积极组织在“幸福食堂”就餐的老年人制作手工艺品、剪纸、十字绣等手工活,使老年人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同时,提升自身价值感。朱婷婷 报道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