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杨守陈的度量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3-11-30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王兆贵


明代会稽鄞县士子杨守陈,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侍讲、洗马等职,官至吏部右侍郎兼詹事府少詹士。杨守陈为人端庄正派,处世宽宏大度,敢于直言进谏,编史秉持公正。弘治二年去世后,被追赠礼部尚书。


据明代学者焦竑在《玉堂丛语》卷五器量篇中记载:杨守陈以洗马乞假觐省,行次一驿,其丞不知其为何官,与公坐而抗礼,卒然问曰:“公职洗马,日洗几马?”公漫应曰:“勤则多洗,懒则少洗,无定数也。”俄而报一御史且至,丞乃促令让上舍处。公曰:“待其至而让未晚也。”比御史至,则公门人也,跽而起居。丞乃睨御史不见,蒲伏阶下,百状乞怜,公卒亦不较。


大意是说,杨守陈在朝担任洗马期间,请假回乡探亲,途经一个驿站。接待杨守陈的驿丞不知洗马是个什么官,与他平起平坐,忽然问道,听说你掌管洗马,一天洗几匹马啊?杨守陈随口答道,勤快时就多洗,懒惰时就少洗,没有具体数目。过了一会,闻报有一御史要来,驿丞就催促杨守陈把订好的房间让出来。杨守陈说,等他到了再让不迟。御史到来后,见了杨守陈跪地施礼。原来,这位御史乃杨守陈门生。驿丞赶忙站起来,顾不上应酬御史,匍匐阶下,百般恳求杨守陈饶恕他慢待之过,杨守陈对其不恭之举没有计较。


驿站,也叫驿亭、驿馆,是我国古代沿交通要道建造的公共设施,用于接待传递官府文书和情报的信使以及经由此地投宿的官员及其眷属和随从。驿站的总管称作驿丞,类似于招待所所长,不列编,未入流,无品级。


上文提到的洗马,是明代袭用前朝的一种官职,洗马的“洗”读xiān而不读xǐ。《六韬》一书解释说:“洗马,一作先马。即太子侍从官。秦汉始置,太子出行时为先导。晋以后兼掌图籍。南朝梁陈有典经局洗马,北齐称典经坊洗马,均置八人。隋改为司经局洗马,置四人。历代沿置,清末废。汉代太子洗马,比六百石。”就是说,“洗马”本作“先马”,意即马前驰驱。秦汉设置为太子出行担任前导的侍从官。晋以后洗马一职改掌图书文籍,一直沿袭到明代。汉代太子洗马相当于博士,年俸六百石粟米。


自从“先马”改称“洗马”后,由此引发的谈资就多了起来,多半是把洗马与马夫类比,看作“洗马之人”来打趣。


明代大臣刘定之学问渊博,善文工诗,也曾担任过洗马一职。少司马王伟上朝路遇时任洗马的刘定之,就同他开玩笑说,太仆手下掌管的马多,你要一一洗之。刘定之应声怼曰,何止是太仆啊,你们这些当司马的不干净,我更当洗一洗。听到刘定之反唇相讥的人,无不称快。这件事,在明代叶盛的《水东日记》、冯梦龙的《古今谭概》、浮白斋主人的《雅谑》等书中均有记载。


话又说回头,《玉堂丛语》中提到的驿丞,可能是个出身草野的新手,孤陋寡闻少见识,错把洗马当马夫,怠慢了高官,也情有可原。但在“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封建社会里,杨守陈“大人不记小人过”,没有因此责罚他,修理他,殊为难得。


编辑: 王兆贵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