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连华
过年的感觉很好,我喜欢过年;过年是不能经常过的,要等365天或盼9000个小时才能熬到,我特喜欢过年。
世上好东西多不容易得来,梅花还得“香自苦寒来”呢。春暖花开、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是碰不上过年的。天要冷到三九四九“小寒大寒”,街上的人冻得缩头龟背,在家的人蹲在屋里“冬眠”,一进了腊月,哪怕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人们却一反常态像打了鸡血或兴奋剂似的,大有龙腾虎跃之势。因为腊八招呼了,“年垂”要招手了,准备年货的事该着手啦!看吧,不论城里乡下还是超市集市,不论朔风呼啸还是雨雪飘飘,在“宁穷一年、不穷一节”的传统习俗中,人们对购物的热情几乎处于亢奋中。外出的人忙着买这买那,家里的人急着打扫洗擦,热浪般持续到年底,其中小年和除夕两次掀起购物狂潮。
过年尤其需要讲究个人卫生。小时候,城小人也少,市区只有一个洗澡的“华清池”。平时也能应付,但一到年关,浴池里早就挤成了“疙瘩”。人最多时,浴池每隔一小时,要“净池”,就是工人用木棍在池面上推赶漂浮的油灰达,边捞边泼,古有“水不污人”的说法,人们浴后弹冠更衣,顿觉全身“净洁超爽”。
除夕守岁,大人要叮咛孩子:“过年期间不准打人、骂人、说难听的话,否则要受老天惩罚。”哪个不听?子夜,震耳欲聋的鞭炮此起彼伏直达天明,全家美餐后穿着新衣服,开始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年景饱赏:房厨院落处处整洁、春联火红赏心悦目、桌上供果五颜六色、美味佳肴香气扑鼻、邻里拜年欢声笑语,这时你的眼耳口鼻舌、心肝脾肺肾全方位达到极乐极佳状态,这时几乎异口同声:“过年真好哇!”
过年确实很好,我纳闷过,为什么不天天过年呢?都糊涂啦!后来看了电影杨白劳“怕年”“躲年”才如梦初醒。
在我由少年而青年过渡期,家里出了变故,主房因水灾倒塌大半,无力重建,余房由两家兄嫂分住,三哥入伍,我上学住校,父母带着五口之家走上了漫漫九年租房路。
此时国家也逢困难时期,全家赖父亲一人薄薪支撑生活雪上加霜,有时我初中每月4元的助学金也用于缓解家中燃眉之急,父亲单位偶尔也给点救济。
当时生活困难,很难欢天喜地过大年,只能“攻坚克难庆新年”。父母总是想方设法包饺子,难忘:几回回围坐情深湿眼帘,几回回喜闻灶上烟火气,几回回双手捧碗品着决战出征壮行餐!那时饺子比今天香甜十倍,艰难我也盼过年!
警世箴言“民以食为天”,千秋古训“狼恶虎恶,没有饿恶”。我当时正值师范求学,粮食标准幸免了我的厄运。有人说,与其说饥饿是一次“脏腑之苦”,又何尝不是一笔“精神财富”?如果没有对贫穷饥饿的深刻体验,很难对生活与幸福的定义与理解拒绝浮浅。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弟弟妹妹相继升学就业,家庭境况转寒为暖。我成家后,低薪年代,物价也低廉,(那时民房月租10元,后来分了宿舍2元)。当时流行“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说法,我的两个女儿先后降生成长,为让孩子高兴,我把过年当成一年中“头等”大事来抓。每年提前一月我要规划、“预算”“考察”、遴选,除了小孩喜欢的“吃穿看听玩”年节用品外,我还购建了秋千、蹦蹦床;街上领孩子看秧歌、腰鼓、高跷、旱船、玩龙、舞狮有求必应;也去书店取静,也去龙山、狐山、仁山、微湖野游。过年必邀亲朋聚会,长幼笑闹、杯盘狼藉,年味浓浓烈烈尽情尽兴乐翻天……
往事历历在目,转眼暮年夕阳。遥想艰苦年代度日如年,而今岁月飘香光阴似箭,曾感觉时间也有快慢之别,推而想之,对待时间的“松紧”态度,定有收获大小之分。古罗马诗人贺拉斯呼吁“要抓住今天,少相信明天”,有人却哼《明日歌》;有人明知夕阳晚,无鞭自奋蹄,有人抛弃时间,却怨时间抛弃他。我不由想起一句古谚:时光不倒流,年龄不饶人!
退休时我像“朝辞彩云间”,20年一晃“已过万重山”,孩子的孩子都长大了,春节我的上硕士大学小学幼儿园的外孙、外孙女、重外孙、重外孙女要四代同堂“大军压境”了。
老伴备以红包“迎击”,问用什么“型号”,我说:钱真是个好东西,不论对它是褒是贬,还是都喜欢!因为它是汗水的结晶、成就的别名、困难的火把、长跑的接力棒吧?既然太白先生给咱撑腰壮胆,什么‘你的我的’肉包子打狗,“千金散尽还复来”,人民币永远是人民的!老伴双手合十连称“善哉”。
年年发红包,发钱人呵呵笑,领钱人笑呵呵,家家户户楼上楼下连成欢乐的河……所以,我一辈子最喜欢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