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读懂人性才能读懂生活——读乔叶的《最慢的是活着》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4-02-20  浏览量:  栏目:荆泉

陈伟雄


“这些年来,我四处游历,在时间的意义上,她似乎离我越来越远,但在生命的感觉上,我却仿佛离她越来越近。”初春的日子里,当我在书店里打开乔叶的小说集《最慢的是活着》,瞬间被吸引住了。她的文字就像从窗外透进来的一束阳光,让我看到了人性的闪亮和温暖。


《最慢的是活着》是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乔叶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该书包含《最慢的是活着》《叶小灵病史》《给母亲洗澡》《明月梅花》四篇小说。聚焦亲情、女性成长。乔叶以她敏锐而又体贴的女性视觉写出了女性生命里的那些不为人所知的故事,给平凡的现实以光芒。


《最慢的是活着》讲述了一对生活在一个极端重男轻女的家庭中的祖孙。小说成功地刻画了祖母这一艺术形象。在她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祖母、外祖母,或者母亲的影子,让人回想起和她们相处时的那种既亲密又有点别扭的真实感受。体会到她们曾经给予或正在给予自己的巨大温暖。


著名文学家沈从文说语言要贴着人物写。这篇小说吸引我的不仅仅是故事本身,还有文中人物语言的质朴贴切。尤其是祖母的语言更是自然鲜活,不仅准确地表达出那个时代女性的所思所想,还反映出了祖母独特的个性和生存之道。如:对于祖母喜欢捡拾小东西的行为,她说:“眼前没用,可保不准什么时候就用上了。宁可让东西等人,不能让人等东西。”再如:对于开空调她说:“冬天不冷,夏天不热,都不是正经日子,不是正经日子,就不是正经福气。”这种乡间俚语式的语言,闪烁着生活智慧的光芒,令人回味无穷。


乔叶的小说有独特的叙事风格,她善于将散文化的语言融入叙事中,在平缓的语气背后潜藏着强烈的情感,给人以深思。


“我和她的真正间距从来就不是太宽。无论年龄,还是生死。如一条河,我在此,她在彼。我们构成了河的两岸。当她堤石坍塌顺流而下的时候,我也已经泅到对岸,自觉地站在了她的旧址上。我的新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她的陈颜。”祖母的远去,让我终于明白自己就是祖母的延续,祖母就是自己的根源。血脉相承的永恒,活着这件原本最快的事,也变成了最慢。生命也将因此而更加简约、博大、丰美、深邃和慈悲。


《给母亲洗澡》是乔叶的另一部作品,充满着深情和力量。作者把一个个生活中的片段,融入给母亲洗澡的过程中,带我们走进了母女相互理解,相互关照的精神世界。


小说最令人动容的细节是对母亲身上疤痕的描写。母亲的身体史,其实就是她的生命史。时代、亲人、劳作几乎都在她的身上留下了疤痕。母亲和祖母太像了,那些可贵的地母般的品质以及无法忽视甚至令人痛苦的精神上的局限,几乎就是对祖辈的复刻。在祖母与母亲的时代,女性是难以作为个体存在的,礼法规矩使她们泯然于家庭和责任中。她们的美德有多么耀眼,悲苦就有多么辛酸。


记得著名作家艾伟在其著作《过往》中说:“人性或许会被很多东西蒙蔽,但我相信人性总会在某个时刻胜出,闪现其动人的光芒。”乔叶的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本真,感悟到了亲情的美好。“最短的是人生,最慢的是活着。”让我们珍惜身边的亲人,读懂了她们,也就读懂了爱,读懂了生活。


编辑: 陈伟雄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