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秦川
郑善果(569-629年),郑州荥泽人,西魏少司空、岐州刺史郑孝穆之孙,北周大将军、开封县公郑诚之子。郑善果一生为人宽厚忠诚,做官廉洁清正,深受百姓爱戴,这些都离不开其母崔氏的教导。
隋文帝开皇初年,郑善果被任命为沂州刺吏,后迁任鲁郡太守。郑善果去官府处理公事时,崔氏都会随同前往,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坐在帷帐后面,观察儿子如何处理政事。
如果郑善果处理问题得当、断案公正,崔氏心里高兴。儿子回到家,她会主动招呼儿子,并陪他同桌吃饭。母子二人对坐,谈笑风生,饭菜吃得格外香甜。不过,若发现儿子玩忽职守敷衍了事、处理公事不当或断案不公时,她就会非常生气。待回到家后,便会一整日都郁郁不乐,不思茶饭,甚至躺在床上伤心落泪。
有一天,郑善果回到家中向母亲请安,母亲却不理他。郑善果知道自己又做了让母亲不满意的事,于是急忙跪在母亲床前请罪。不过母亲还是不理睬。无奈之下,郑善果就一直跪在那里,哀求母亲息怒,并请求母亲指出他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自己一定改正。
崔氏见儿子有诚意认错改错,就坐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不是生你的气,我是生自己的气,是我没有把你教育好。当初,你的父亲为维护国家统一,镇压叛乱,出生入死以身殉国。现在,我一心指望你也能像你的父亲那样,不要丢掉我们家的本分。”
随后,崔氏叹息一声后继续说:“今天,我看见你对一个前来办事的穷人爱搭不理,对一个地方绅士却恭前敬后,这让我感到万分失望。现在,你身居要职,只知道享受优厚的俸禄,办理公事却敷衍了事,很不认真,并且还看人下菜碟。你这样做,不仅是严重失职,也是背离了我们家的家风啊。”
其实,那天崔氏身体不好,郑善果以为母亲不会去府衙看他办公,没想到母亲却抱病去了。母亲的这番话令郑善果十分羞愧,自己辜负了母亲的期望,于是,他非常诚恳地请母亲看他以后的言行。
从那以后,郑善果不再做一些违背良心、媚上欺下的事情,一心一意为老百姓服务,他也最终成为受到老百姓喜欢的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