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永峰
环城骑行了近3个小时的我,稍感疲劳。在善国北路一个小羊肉汤馆前停下,锁上车走进店里寻就餐位。好巧,厅堂里有个临窗的位置,我便坐下等餐。或许是已经过了大暑节气的原因,来馆喝羊肉汤的人没有出现“爆棚”。可是,依然有至少6位客人像我一样在餐位上等待就餐。嗅到堂厅里弥漫着的、飘香的羊肉汤味道,我的思绪满是原汁原味羊肉汤的回忆。
热乎乎的羊肉汤曾是孩提时最诱人的美味。在父母带领下到那简易的店铺里,坐上板凳、在方桌子前美滋滋喝上一碗羊肉汤,听到的只有呼噜噜喝羊肉汤的声音,吃完、交钱、走人,因为还有人在等着享受呢。长大后,想喝羊肉汤了,便去附近的羊肉汤馆买,用饭盒把肉和原汤带回家里,做回锅羊肉汤,和家里人一起品尝。每当这个时候,清香扑鼻的羊肉汤的味道就蔓延开来,身体不自觉就会被牵引着去体味一下。
多年来,羊肉汤似乎成为我的一个饮食偏爱。有时中午或者晚上赶写文字材料,误了及时就餐。便等忙完到附近羊汤馆,用一碗羊肉汤和两张烧饼草草解决饥饿问题,也满足了我对这美食的小小渴望。有时真的馋了,想喝羊肉汤,最常见解决的方式是到羊汤馆用饭盒盛回家里慢慢品尝。有时也专门到羊汤馆喝羊肉汤,那是请亲朋好友、同事吃饭或者被请时。有个时期,若请人吃饭一般会直接说:“请你喝羊肉汤。”(其实,说是喝羊汤,在少不了羊汤这道“菜”的前提下,其他菜也挺丰富,算下来一桌饭菜也不便宜的。) 三五成群、亲朋结伴,羊汤馆的桌子上杯盘横陈。每当用羊肉宴请他人或者被他人宴请时,我都格外开心。不仅能够更充分地享用、品鉴羊肉汤,而且还能够亲身感受一种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以及滕州人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豪气。
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在我们滕州城乡饭店最多的是羊肉汤馆,几乎村村都有羊肉汤馆。发展到时下,全市已有千余家羊肉汤馆、全羊馆。遍布滕州大街小巷的羊肉汤馆也各有妙处,生意好得很……现在,我终于弄明白:滕州人之所以爱喝羊肉汤,是因为它历史悠久、风味独特。相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宰相范蠡曾来羊庄镇附近隐居,见这里草肥水美,便在此地养羊致富,恩泽百姓。据说,滕州羊肉汤制作方法已载入《中国菜谱》。我们滕州的羊肉汤,汤浓肉香、不膻不腥,非常鲜美。肉是大块大块的肉,汤是雪白雪白的汤。夹一块羊肉放在嘴里轻轻一咬,满嘴里都是香味,那香味暖暖的,顺着咽喉,滑到肠胃,再传到人的四肢八梢,让人有沐浴春风的感觉,飘飘然、悠悠然。
前些天到了大暑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已经到来。在我们滕州,伏天喝羊肉汤已成为一种进补的生活习惯,不少羊肉汤馆都出现了爆棚的现象。滕州人喝羊肉汤,不仅伏天喝,最冷的“三九”天亦喝,从冬至之日起,在“一九”“二九”“三九”时喝羊肉汤,据说能增强体质,去除疾病,强身健体。每年的冬至时节,在滕州城乡,出嫁的闺女时兴给母亲送羊肉、送羊腿、送全羊。一到“三九”时节,到处都是羊肉汤的味道,顶风香十里……
和颜悦色的服务员端上桌来的热腾腾羊肉汤,打断了我的回忆。眼前那乳白色飘香的汤,似乎有股荡气回肠之力,我一下子精神起来,食欲也迅速上来。满满一大碗汤、肉和两个烧饼吃喝下去,大汗淋漓,感觉十分舒服。
从那小羊肉汤馆出来,骑车踏上回家的路,我感觉街面上仍然有羊肉汤的味道在暑气中飘着。知了的叫声比之前更响亮了,好像为充满勃勃生机的盛夏尽情歌唱。植根民间、遍布城乡的小吃——羊肉汤,每次喝过总让人回味。有时间和机会,我还会去喝原汁原味的羊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