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用语文的方式教好语文———读钱梦龙《教师的价值》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5-08-21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张善存


《教师的价值》是2015年出版的钱梦龙语文专著,全书由传奇自传、语文导读法、教学思考录等六部分构成。暑假阅读此书,我清晰地看到一个语文老师成长为教育名家的历程。


何谓“教师的价值”?当我拜读了全书,透过这位“八十老翁的述怀之作”,切切实实领悟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发挥的作用和追求的教学意义。简单来说,就是要用语文的方式教好语文。


用语文的方式教好语文,离不开老师深厚的阅读功底。


打开第一篇就让人诧异,作者竟宣称自己是“‘混’入教师队伍”的:18岁初中毕业,“从小学教到中学,从美术教到语文,直至后来评上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就这样让我一直‘混’到了退休。”表面看似偶然,其实背后蕴含着必然,在书中第三缉《草根式研究:基层教师的成才之道》中我读到了钱先生成功的必然性——酷爱读书,喜欢写作,养成了爱揣摩文章的习惯!在《“打破常规”的语文教学》一节,他介绍了自己读书学习的经历。


书中很多文章的语言,言辞典雅,张弛有度,便知先生的国学功底深厚,这是他成为一代名家的坚实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反观自己,倍感惭愧!


用语文的方式教好语文,始终坚守“三主”教育理念。


“不为常规所囿地教语文”,是钱老一辈子的追求,也是他坚定不移的教育信念。读他让我意识到,语文教学也是生命教学,语文老师教的不只是语文。在数十年探索和坚守的背景下,“语文导读法”呼之欲出。


通俗理解,就是钱老为它下的“幽默式”定义:“语文导读法是一种有预谋地摆脱学生的策略。”此法的基本理念即简称“三主”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唆,能使他们开窍就行。”对此,钱先生深有感触,并创立“语文导读法”。实践证明,语文导读法是从“教”通向“不需要教”的必经桥梁。


20世纪80年代把“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引入语文教学,很是热闹过一阵子。之后,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阐释学、接受美学等涌入,把语文教学搞得高深莫测。如今大语文、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又大行其道,把语文教师搞得云里雾里。


在钱老看来,教好语文其实就一句话:“老老实实教会学生读书。”言简意赅,大道至简。


用语文的方式教好语文,教会学生品味文本语言。  


钱老说自己上课:着重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思维“流程”阅读课文,鼓励学生自己“钻”进文章里去“摸爬滚打”,然后通过师生对话,帮助学生逐步领悟阅读的步骤、方法,尤其注意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和信心。这便是“三主”理念的具体体现,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新课改以来,情境式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模式。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细品书中所举《故乡》《中国石拱桥》等教学案例,便不难发现,钱先生通过“情境”变教为学,使学生自主自得的做法与新课标高度吻合。情境意识其实早已有之,只是没有刻意去标上“情境创设”“情境教学”等专门术语罢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用语文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抵达文本意义,而非道德说教。所谓“语文的”方式,就是像钱先生那样,老老实实教会学生读书和作文。功莫大焉!


编辑: 张善存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