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一碗羊汤慰吾心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5-08-23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秦献春


老家的夏天不寻常,一连几十天酷热、无雨。“大哥,听说你回来了,中午一起喝个羊肉汤吧?”这个电话是秦涛老弟打来的。我告知他仍在东莞,喉头却不由自主地动了动。尤其提及羊肉汤时,我瞬间想到了大铁锅里乳白色浓汤沸腾翻滚的画面,羊脂汤香仿佛飘然而至。


说到家乡的美食,打头的莫过于遍布城区与乡村的羊肉汤了。男女老少都喜欢,一年四季常喝不厌,在炎热的伏天,还会举办热热闹闹的伏羊节。眼下,只要动了喝羊肉汤的念头,早中晚餐都能满足。然而,我童年、少年的时候,喝一碗羊肉汤却是期盼很久才能实现的心愿。我们村有着十五个生产队,这么大的村庄却没有一家羊肉汤店;庄户人家都养着几只羊,从未听闻谁家宰只羊过节。第一次喝羊肉汤,是跟着父亲赶东郭大集,只是那时年少嘴馋,却不知父母亲在生产队里劳作一天挣不到一碗汤钱。我考学离开了村子,参加了工作,羊肉汤依然是心中向往的一道美食。我甚至觉得,这是那个略带苦涩的贫瘠年代,塞进我们胃里的记忆。


滕州人爱吃、会吃,沿街饭店主打羊肉汤、淡水鱼和辣子鸡,羊肉汤的招牌更是随处可见。走进店里,大块的羊肉在那乳白似雪的沸汤中炖煮、翻滚,咕嘟咕嘟地冒着泡,膏腴之香扑面而来,令人垂涎三尺,想走却也挪不动步了。对比居高临下灯火璀璨的大饭店,羊汤馆看似不起眼,却是滕州人的至爱,这里没有讲究年份的红酒,没有华丽炫目的餐盘,却充满市井街道的烟火气,构成了最鲜活的生活况味。


那年我在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工作,参与了枣庄市委主要领导来滕的一次调研活动,从木石化工园区出来,这位领导径直走进了镇上的一家羊肉汤馆,热情招呼正在用餐的人们:“老乡,多长时间喝一次羊肉汤?”“喔,早晚喝一次。”“一天喝两次?你们生活水平不低啊!”这番对话惹得众人偷乐,原来朴实老农口中的“早晚”是偶尔、不经常的意思,想来这位市领导也是极具智慧的打趣呢。这已成陈年往事。而今,一天喝两次羊肉汤也算不上多奢望了。“五一”回去时,我和家人来到镇上的一家羊肉汤店,结账时,老板娘告知刚才有人已付了钱,我这才想起进店时遇到了在市总工会工作的同事,宋广春他们几个人跟我打过招呼急匆匆走了。我当即拨通广春的电话致谢,还让老板娘告知他后续的处理办法。我离开工会快二十年了,当年的工作情谊他们还记着,着实让我欣慰,这顿羊肉汤的滋味里,又多了一抹美好的回忆。


滕州的羊肉汤,汤浓肉鲜、醇香可口,堪称美食中的一绝。汤,色泽乳白透亮,鲜香绵柔;肉,大块大块的,也有的切成薄片,不腥不膻,肥而不腻。滕州的羊肉汤之美,关键在于选用了上等的鲁南山羊,这些山羊以山上的百草、丘陵的灌木为食,天然植物中的挥发油与芳香物质浸润到肉质里,汤自然出香;山羊生长周期慢,肌肉纤维细密、脂肪均布,肉质紧实有弹性,久煮不柴,嚼起来也劲道。此外,鲁南地区地下水富含多种矿物质,也自然提升了肉质和汤品。煮汤、配料同样有讲究,比如,火候过了会腻,欠了则口感不佳。羊肉煮熟后沥干水、切成片,瘦肥搭配,足斤足两的称重,然后滚开水里一氽,捞出来均匀入碗,再冲入滚烫雪白的羊汤水,撒上碧绿的芫荽,一碗鲜灵灵的羊肉汤端到客人面前,餐桌上的佐料一应俱全,全凭个人口味调和,接下来,浓香四溢的羊肉汤就可以慢慢享用了。


世间万物,只有人类会烹饪。无数先人为之付出了艰辛而美妙的探究,才让我们得以品尝这么多的珍馐美馔,他们的故事也赓续百世千年。传说单县羊汤可追溯到与汉高祖刘邦一同打天下的单县人吕雉,吕后之所以被刘邦信任,与她做羊汤的精湛技艺有关。而说到滕州的羊肉汤,人们会联想到范蠡与西施,“越王勾践”事了之后,他们隐于滕南陶山,摸索出干柴慢火熬煮羊肉、连肉带汤一块吃的新方法。自此,喝羊肉汤成为鲁南的一大饮食习俗。范蠡西施烧煮羊肉的炊烟早已散尽,羊的“咩咩”声犹在耳畔,家乡正在全力打造中华善城、现代滕州。我在想,“善”字为何从“羊”演变而来?文化学者余秋雨给了一个清晰答案:古代祭祀常以羊作为牺牲,因其性情温顺、洁净无暇,象征人们对天地的虔诚,这种仪式感,使“羊”逐渐脱离了动物本体,成为“善”的符号象征。他认为,“善”字从“羊”的演变,体现了中国人将具象事物(羊)升华为道德概念(善)的独特思维。滕州羊肉汤,从远古岁月走来,有着天然优质的食材、精湛独到的技艺,又有“善从羊来”的文脉加持,何不借此东风,顺势而为,擦亮“天下第一汤”的文旅名片呢?


当看到家乡美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缺席”时,打造品牌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最近读《山东味儿》一书,作者足遍齐鲁、味尝四方,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齐鲁大地的风味名吃。书中推介滕州的是色香味郁的大肉手擀面,这也是让人动心垂涎、我颇为喜爱的一道家乡美食,可怎么会没有滕州羊肉汤呢?我一页页地仔细翻找,与羊有关的吃食只有德州羊肠子。一本书也许无法囊括美味佳肴,却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纯正鲜美的滕州羊肉汤不能固守一方天地,理应走向山东、香飘全国。假以时日,滕州羊肉汤若能获得国字号的美食类非遗、老字号称号,形成红红火火的百城千店,中华善城的美誉岂不是传播得更远?滕州游子也能时刻感受到家乡的味道和温暖。

  我和爱人常住岭南,当肚子里的馋虫闹意见的时候,会去找一家羊汤馆。广东人善以多种方式食用牛肉,羊肉却较少问津。东莞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做羊肉汤的饭店寥寥无几。河南人开的“豫见老家”主打羊肉汤,名气最大,吸引了不少北方食客;单县羊肉汤、山东大集羊汤馆、孙大厨山东美厨,这几家山东人开的羊肉汤馆,都是我费了功夫寻找到的。去这些地方,路上要耗费一两个小时,总是乐此不疲。我也学会了煮羊肉汤,这要感谢当年在市工商联共事的老冯兄,他退休后去上海帮着带孙子,在家中煮羊腿的视频启发了我。于是,我也去农贸市场买上一些新鲜的山羊肉,放置水中焯一遍,然后用砂锅小火慢煮,淡淡的脂香从厨房里徐徐溢出。小孙女特别喜欢,每次总是边吃边不住地夸赞:“爷爷煮的羊肉汤真好喝!”我告诉她,老家滕州的羊肉汤比爷爷煮的好喝呢。她立马银铃般地欢呼:“好哇,我们坐飞机去老家。”这纯真的话语,却道出了天壤之别的童年。我想对小孙女说,爷爷当年是坐着地排车喝羊肉汤的,话到嘴边打住。思甜不一定非得忆苦,当下的美好生活,不正是一代代人所向往的吗?

  羊肉汤的美味一直撩拨着我的味蕾,它已然不仅是一种食物,更形成了一种文化观照,让我再也无法割舍这份有些偏执的热爱。每当回到家乡,我都会与家人一起去品尝那地道的羊肉汤。在氤氲的热气中,感悟着亲情的温馨愉悦,满足着味蕾对这熟悉味道的渴望。有时,路过羊肉汤馆,闻到那飘香的羊肉味,我会驻足,拍下一张张羊肉汤馆店面的“全家福”。从飘香的羊肉味中,我的思绪飘向了往昔的岁月。孩童时,跟随父母亲卖掉猪崽,会在东郭街上喝顿羊肉汤解解馋;在轻工机械厂的工余时间,一帮工友打牌抓阄后,冲进羊肉汤店里大快朵颐;接下来的几个工作岗位上,时常接待上级领导或者在外工作的滕州老乡,几乎每次都少不了美味佳肴羊肉汤;如今退休了,羊肉汤在我心中的位置越发稳固,即便远在异乡,依然想念滕州味道的羊肉汤。一碗汤,竟勾起数十载的美好回忆,让我乐在其中、陶醉不已;这碗汤,早已化作镌刻在心底的味觉印章,还有那漫上心头的遥远家乡。

  山珍海味皆过客,一碗羊汤慰吾心。岁月经年不息,不曾为谁驻留片刻,唯有那碗沉淀着家乡山水与千年温情善意的羊肉汤,早已悄然渗入我们的血脉,凝成永不冷却的乡愁。羊肉汤出锅时,数千年的小城烟火都在粗瓷碗中升腾,只需轻触记忆的温度,那慰藉生命的暖香便会悄然弥漫。真好喝,真想喝啊,家乡的羊肉汤!


编辑: 秦献春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