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我家的缝纫机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5-09-24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秦佑花


大女儿在电话里说,有件衣服想送过来请我帮她改一改。我才要想放下电话,她又补了一句:小雨想过来跟着学用缝纫机。


家里有台缝纫机方便多了,譬如做个被罩、沙发套,或者改改衣服。这类活技术含量不是太高,踩的是直针线,操作简单。这些年为了我们家的孩子和妹妹家的孩子,在穿衣上截长补短、缩肥改瘦的活我没少干,虽说都是些零碎小活,但要拿到街上去改,花钱不用说,麻烦倒是真的。


我家的这台缝纫机跟我快五十年了,比女儿的年龄都大。家里有些旧物件,虽然落时该退场了,但真要处理掉心里还真有几分不舍。为此家里每个房间都堆放着一些旧物,丈夫嫌这些东西占地方,多次让我处理。不过后来他又说,缝纫机没处理就对了,现在成了收藏界的香饽饽,一台名牌老式缝纫机收藏价过万呢。可我想,钱不钱倒在其次,这台缝纫机寄托着我的青春情感却是真的。


我们村依山傍水,山上是果园,山下是粮田,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较好。村里第一个买缝纫机的是邻居二嫂家,她有一个儿子在公社干事,有机会弄了一张缝纫机券,买了一台缝纫机。当时村里的女孩子都羡慕得了不得,盼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有一台缝纫机当嫁妆。她家有个女儿比我大几岁,我俩虽然差着辈分,可关系非常好,常在一起跳绳、踢毽子。她家买了缝纫机之后,我就常借口喊她玩去她家看缝纫机。时间长了,她便知道我也喜欢。我鼓起勇气说:“你能教教我吗?”她笑着说:“行呀,像大姑这样灵巧的人准一学就会。”然而,有些事情想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一回事。刚开始学蹬缝纫机,一蹬脚就不听使唤,正转变成了倒转,出现倒线。当时真以为自己笨,甚至丧失了自信心。可后来还是学会了,尽管时间有点长。于是就先易后难,先是学着做个小包包,后来就学着做裤子,再后来就学着做褂子。


父亲后来知道了我学缝纫机的事,对我说:“等生产队分钱了,也给你买一台缝纫机。”父亲所说的分钱,就是生产队一年一度的年终分红,社员们当时很少有别的收入,干一年就希望田里有个好收成,山上的黄梨能卖个好价钱,年终分红能多得点。父亲许诺后的第二年,黄梨获得大丰收,地里的收成也不差,年终分红,我家分得了五百多元。父亲拿着钱回家高兴地对我说:“买缝纫机的事有着落了,你想法托托人看能不能找个缝纫机票?”那一刻我好激动,就要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缝纫机了!不过我们还是把这件事想简单了,在那时,作为一个农民,即使有了钱,买缝纫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当时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凡是重要物资和紧缺商品,除了凭计划供应还要凭票证购买。更没想到的是,不久祸事降临我家,父亲突然患了坐骨神经痛,需留院治疗。为了给父亲看病,不仅花光了分红的钱,还向生产队借了二百元,并且把院子里的一棵金楸树也刨了卖了。父亲从医院回家后就长吁短叹,对我母亲说:“是我拖累了这个家呀,是我对不起孩子,买缝纫机的事就先搁搁吧。”


1974年,我被选聘到公社当半脱产干部,先在管区,后来到公社,每月由县财政补助21元生活费,除了自己每月的生活开销,作为家中的老大,省下的钱还要补贴家用。说实话,那些年我家是够困难的,弟弟和三个妹妹还小,而父亲那些年没断过病,还坚持让弟弟和妹妹们都上学,日子过得那真叫苦呀。我1978年元旦结婚,同年8月父亲因病去世。我知道父亲至死对我怀着一种负疚,就因他没能实现对女儿的承诺——买一台缝纫机。


我家的缝纫机是1979年我在管区时买的,是青岛产的“工农兵牌”。也是沾了在管区工作的光,托朋友搞到一张缝纫机券,才圆了我的缝纫机梦。同年大女儿出生,我用这台缝纫机给女儿做了小裤子和小褂子。女儿三岁时,我已经在公社计生办工作,看着别家的孩子穿着从商店买的成品裙子,也想给女儿买一条,可家里那点钱仅够维持基本生活的,没有多余的钱买,就扯了几尺布用缝纫机给女儿做了一条粉红色的小裙子。一天女儿穿着小裙子跟我去公社礼堂开会,她高兴地跑到舞台上跳舞,引来大家一片笑声。


1984年公社半脱产干部解聘,我和女儿搬到城里和丈夫一起生活。开始我没有工作,丈夫的工资也很低,生活一度陷入困境。怎么办?我想到了家里的缝纫机,就先做了一些小孩子戴的布兜,和女儿一起拿到家附近的路边摆地摊,可蹲了半天才卖出去一个。小孩子是没有耐性的,连饿带晒,女儿吵着回家,那一刻我心里那个酸呀。


我家生活好转是在我重新工作之后,两个人拿工资总比一个人拿工资好得多,从此我家才渐渐不用自己做衣服穿。但是,我姊妹多、孩子也多,有两个妹妹和妹夫在城里做小生意,他们都过得窘迫,有些衣物还得我来做。再后来生活虽说都好了,穿的都是成衣,但小缝小补常有,因而我家搬了五六次也没有舍得处理掉缝纫机,一直将之安放在卧室里,朝夕与我们相处。我喜欢我的缝纫机,习惯了听它那哒哒的脚踏声,有段时间没孩子让我改衣服了,心里反倒有点儿失落。


外孙女小雨两天后来家里,对我说:“姥姥你教我用缝纫机吧!”我把她领进卧室,打开缝纫机盖板,把机头提出来安好,让她坐在缝纫机前,找来一块碎布,安上线柱,教她怎样踏板,怎样行针。小雨学得比我想象中快,她天资聪慧,悟性也好,从小就喜欢一些小制作,学什么都有模有样。这次学缝纫机,也是一点就通。之后她又来学过一次,两次加起来也不超过三个小时,但她很快掌握了缝纫机的操作要领,还做了一个小布袋。我感到欣慰,虽然两个女儿都不愿意学缝纫机,可外孙女这一辈终于有人愿意学了,我家的缝纫机终于有人能传承了。


编辑: 秦佑花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