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跃
2023年8月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以下简称“茅奖”)揭晓,《雪山大地》等5部作品获得殊荣。众所周知,“茅奖”是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我国文学创作的繁荣而设立的,是我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也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它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每4年评选一次,自1981年创立至今,共评出53部获奖作品。
在“茅奖”获奖作品中,我已经读过的有29部,达到全部作品的半数以上。以前读的获奖作品大都是我自己购买的,如《将军吟》《冬天里的春天》《沉重的翅膀》《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蛙》《一句顶一万句》等,后来在图书馆里发现有许多“茅奖”的获奖作品,或者单独摆放,或者集中展示,所以再读此类书籍时基本上是从图书馆里借阅。有了借书的便利,我对“茅奖”获奖作品的阅读兴致也被同步激发出来,渐渐产生了一种“茅奖”情结。
我喜欢阅读长篇小说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年来,我对小说的阅读主要集中在长篇小说上。相对于中短篇小说而言,我觉得读长篇小说如同吃盛宴,能够大快朵颐;如同游深山,体会峰回路转;如同探深潭,领略幽深莫测。读长篇小说可以给我带来复杂变幻的情感体验,感觉过瘾!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新长篇小说出版,再加上往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的数量多得惊人,阅读时必须有所挑选。我以前的阅读通常是选择名家的作品,并非集中在“茅奖”的获奖作品上。毋庸讳言,名家的作品也不是件件精品,有的作品是我咬着牙硬着头皮读完的,读得相当痛苦。后来不知从何时起,我有意识地从“茅奖”的获奖作品中选择,阅读重点逐渐偏向于“茅奖”的获奖作品。当然,“茅奖”的获奖作品也不能说是部部经典,但不得不承认,它基本上代表了我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通过这些年的阅读,我认为“茅奖”的获奖作品共同构建了我国长篇小说的高原地带。所以最近几年,我偏爱于“茅奖”的阅读倾向越来越严重,我已然变成了“茅奖”的粉丝。
“茅奖”的获奖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在我所读的“茅奖”作品中,有的感觉阅读得比较顺畅,以至于废寝忘食,如《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等;有的则读起来有些费力,必须用心地去品味,如《暗算》《无字》《本巴》等。不管怎样,整体的阅读体验是愉悦的,如果有机会,我真想把“茅奖”的获奖作品全部读上一遍。
在“茅奖”的所有获奖作品中,有一部作品始终让我没有勇气去读,那就是张炜的《你在高原》。它是获奖作品中篇幅最长的,整部书共10本,约450万字。读书数十年,我至今还没有读过字数如此多的书籍。每次在图书馆中看到整齐排列的全套《你在高原》,我总是望而生畏,感觉自己目前还没有做好阅读它的心理准备。也许有一天,我会挑战这个大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