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恍然暮秋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3-10-30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苗永峰


星期天下午,与妻子一起散步,晚秋时节城市似乎都变换了模样,公园里那几排枫树枫叶开始变红,只需要短短数日,就会被火红的色彩替代。大前年(2020年)国庆节期间,去北京在香山游玩,景区里红叶为主题的照片,将我深深吸引。然而,去的时间还是早了几许,如若此时身处那里,相信一定能目睹“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


傍晚时分,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灰色的夜空,被璀璨的霓虹所映衬,晚秋的气温显得清冷了不少,但是街道上依然人潮涌动,车水马龙……其实,是没有人在意这些的,人们在意的是身上的温暖,手心的温情,家中的温馨,心底的温柔。


到了霜降,人们常常将这个时节与孤单寂寥之类的心绪相连,望着美丽却又萧索的晚秋之景,很多人生感悟会油然而生。“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深秋的风声萧瑟,时有落叶纷纷,一派肃杀,生命的气息不再像往日那么浓烈。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们,敏感而多情,不必说平日见山花海树的感遇赋成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到了那宦海覆舟、生离死别、羁旅他乡之时,感秋风明月、衰草遍野,伤时感怀、无依孤苦、思乡怀人的落寞,也就油然而生。


人在秋的面前,是否真的会变得抑郁消沉、郁郁寡欢,现代科学也有所论述。但悲秋之作,是否完全来自人的生理影响,我却不敢太过肯定。我以为,由人构成的社会里,人生的成长变化一定是有“四季轮回”的。可是,霜降这个季节莫要过度“悲秋”,心气平和才应该是首选。


霜降,秋天最后一站,失去了繁华喧闹,却等来了生命的成熟。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悲秋”的情怀与心境要少许多。相比于那些“无病呻吟”的感怀,“霜降见霜,米谷满仓”才是老百姓欣喜与期待的东西。霜降节气后,凉意浓、日趋冷,客观上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也容易导致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所以说,我们老百姓也要注意防止“悲秋”伤身。大家应该保持乐观情绪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晴朗的日子里,应多外出活动,如假日郊游、登高观景等,既可使人心旷神怡,还可接受阳光的沐浴,对神经系统起到调节安抚作用,保持心境平和,以免“悲秋”情绪发生,活动中还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进行体育锻炼要以适当为宜。


霜降,伴随着寒冷,秋走到了尽头,但这没什么好可惜的。正如天地失去了喧闹,却得到了最沉静的时光;果树失去了叶的繁茂,却得到了一年最厚实的果子。告别了一季的秋,却迎来了生命最成熟的时光。人生也一样,一程有一程的失去,一程有一程的所得。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珍惜,在凛冬将至时,与秋天好好告个别。


清晨,起床洗漱。不经意间临镜,发现头上已是银霜斑斑,这让我不由自主呆了一下。是啊,无论你是选择无视还是内心的自欺,岁月何曾饶过你!在这深秋季节里,看着太阳一天天落下,看着旧光阴一天天离去,扪心自问,往后的岁月如何度过?生活告诉我:虽然,不再年轻,可我,依旧精神明亮,开心活着,认真爱着。墨绿色的秋天,也有一份不输春天的绚丽与美妙。今后,我要宁静淡雅,学会把握、学会满足、学会感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遇事能够泰然处之,坦然面对;平平安安,优哉游哉,活出自我好心情、好日子。


编辑: 苗永峰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