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学院路的桥通了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3-11-03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丁鹏


原以为滕州不会给我更多的惊喜了,每天只是在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城市里过着固定的生活,吃着美味且一成不变的食物。而偶然一次路过学院路,我的心潮却再一次澎湃。那里的桥通了,一座普通的过街天桥。


说起偶然,确实有一些让人感觉到羞愧,因为那是一条我曾经日夜必走的道路,晨读之前,晚自习之后,来来回回,从未间断过。离开滕州就读大学之后,我就很少走这条路了,因为这里似乎和我的生活拉开了很大的距离。曾经记得道路两边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如今因为市容整理,减少了很多,想想也确实应该,因为那些不过是一些苍蝇馆子或者路边摊,油腻有余却有碍瞻观。


唯一值得纪念的,应该是老邮电大楼后面的那处集市,那曾经是一个很热闹的所在,也是我和一帮同龄人的乐园。长大后曾经看过一些文章,说那里是滕州的“堕落街区”,也有人说那里的台球厅是“罪恶的温室”,但是在我看来,那不过是一些不值得提的地方,不过是一帮自认为被社会淘汰的人互相取暖的地方罢了。


我从来没去过那里的台球厅,但是每每从那里路过的时候还是不免透过门缝看向里面,昏暗的红色的灯光,嘈杂的音乐以及一帮留着奇怪发型的人,显得那么另类或者具有一些诱惑力。那时候我的心思却完全没有放在这上面,集市路边的小吃和集市内光怪陆离的商品才是我的兴趣。


说小吃,无非是炒面或者凉皮之类的东西,前者特点酱香浓郁,后者也就是凉皮的味道。两者虽然没有值得过誉的味道,但是胜在价格便宜,真的是我们这帮穷学生最乐于光顾的地方,尤其是满脸笑意的老板,更是心理医生般的存在,有些在学校里的不顺或者委屈都会向这些老板倾诉,他们也总是十分巧妙地安慰着每一个人。后来我也会做饭了,却无法做到一边做饭一边和人认真聊天,想来那也是这些老板成功的秘诀吧。


至于集市内的商品,更是不必说,记得那里曾经是滕州市最潮流的地方,不论是服装、玩具、文具,都是在别的地方买不到的。看着路边破破烂烂的小店,很难想象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稀奇古怪且极具魅力的东西,其精美程度完全不像当年的工艺。往后的很多年曾经有人说过,那些东西不少是进口的垃圾,十分不安全;现在想想确实不无道理,但是时过境迁,我还安全地活着,也就不以为意了,而且现在那些洋垃圾也禁运了,安全得很。


唯一不好的记忆便是那里来回的道路,尤其是在学院路的那条路口,混乱得很,每当放学的时候,都要堵上很久,不单单是给人造成了心理上的烦躁,更多的是不安全因素,记忆中每天都有人在那里吵来吵去,无非是为了争辩一个谁先谁后,我挡住你的车了或者你轧了我的脚。学生时代的我们还对这种情况喜闻乐见,看到吵架的人总要围观个一二,现在则不然,尤其是前几年,总会绕道而行或者投去鄙夷的目光——那种“热闹”的场面无法匹配现在滕州的样子了。


而今,在学院路上,一座普通的过街天桥建成了,看上去是那么舒服,那么稳定,那么有安全感。一个负责建筑现场的朋友,在我市工程建设监理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他在建设的过程中发过很多朋友圈,不停夸赞这座过街天桥,其赞誉的程度甚至于让人怀疑他的居心。但是他告诉我,他所发的一切都是出自于真心,这座桥不仅仅是一座普普通通的过街天桥,更是连通了他和曾经的记忆,桥南是放肆快乐的记忆,桥北是学习奋斗的艰辛,这两者在曾经的多少年里都是被割裂的,而如今的这座桥却承担了这两部分的连接,让一切都变得顺畅。


是啊,顺畅了,学院路最关键的一段,顺畅了,仅仅是因为这座桥。朋友在监理中心工作,我从来没发现他的内心居然这么丰富,他说自己在这座桥的建设过程中付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并非完全是为了给市民们带来一座安全的过街天桥,更是用这种方式给自己的青春画上一个句号。


我走了过去,从一个时代走进另外一个时代,小小的集市现在太小了,里面也十分的破烂,看上去也狭小了很多很多,里面的东西也变得十分普通,没有了什么诱惑力。但是放学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学生光顾这里,如同很多年前的我们……


编辑: 丁鹏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