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有一种年味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4-02-07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李华


记得小时候,一到年底,家家都买一大块豆腐。一是图着谐音“福”吉利,二是豆腐的确是道好菜,年二十八九过油的时候酥一点,剩下的就放到盆里碗里等着年后吃臭豆腐。不喜欢吃臭豆腐的,闻不了那个味,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喜欢的就不同了,觉得那是真正的豆腐香味!吃了稠的,稀的也得放到面条碗里,就着面条送进嘴里滑进肚里,美滋滋的那个味儿就别提了!鲜豆腐盆放在阴凉地方,不要盖得太严,要透透气。一个多月后,豆腐表面变得黏黄,一般不等到长白毛,便熬点花椒盐水,冷凉泡上,这样臭豆腐就算做好了。每次吃的时候,用勺子挖一点放到盘子里,切些葱花,再浇些花椒盐水、淋上香油。葱花是万万省不得的,一是好吃,二是杀菌。软绵绵香喷喷的臭豆腐实在是太馋人,每次我都是把那一顿的臭豆腐以“光盘”告终。


这两年做得少了吃得少了,一是大人孩子都不让我吃,认为不新鲜对身体不好;二是我本想拿一些当好东西送人,却又怕人烦。实际上年年还是做,谁都劝不了我,这件事我实在太执着,大概骨子里有一种传承吧。


小时候家里年年都做,母亲做的既干净又好吃。我六七岁那年,刚入冬母亲就省吃俭用,买了一大盆豆腐蒙上发酵。到了年三十,母亲揭开盆,啊!一股新鲜的豆腐香味儿扑面而来。那年太穷了,一大家七八口人,才买一斤肉,晚上母亲只切了一点点,炖了一大锅白菜;当然还用大葱调了一大碗臭豆腐——这就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年夜饭!我们兄妹几个吃着稀奇的白面饺子,可父母碗里全是灰乎乎的地瓜面饺子。蘸着臭豆腐,吃起那饺子,可真叫一个“香”呀!我一辈子都记得清清楚楚的!全家人狼吞虎咽,饭桌上笑语不断。吃到一半时,父母嘀咕了一阵,然后母亲盛了一小碗臭豆腐,叫我拎着和侄女给隔壁的二奶奶送去。二奶奶就一个儿子在外地工作,我到她家时两位老人都激动得快掉泪了,二奶奶忙不迭地往我和侄女的布兜里装大米花(当时大米很稀罕),二老爷当时就拿起煎饼卷着臭豆腐吃起来,嘴里不住地说“香”!


长大了我们分别成了家,一开始兄妹几个年年都还学着母亲做臭豆腐。后来姐的肠胃不好就不做了;哥跟着侄子过,做的可能性也不大了;只有我还在坚持。


今年入冬当然也不例外,这不,眼看到年关了,四姨弟来我家,临走时就挖了满满一瓶子。我对象背地里说到家就得扔(他是不吃的)。我却说保不准过几天他还得来要,果然不出所料,昨天姨弟就打电话说,他还想吃。


头几天儿子去北京,我让他给在京定居的侄女带了一瓶,儿子不想带,说没人吃(因为儿子也不吃)。可他带去后,侄女打电话说,对门的河南老爷爷来串门,老人一辈子喜欢吃臭豆腐,就分走了一半。侄女也十分爱吃,在微信视频里连剩下的水都没放过,还一个劲地说:“年的味道可找到了!””小时候过年,就是这味道!”


编辑: 李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