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听雨阅书心自芳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4-08-08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李宗国


窗外小雨潇潇,夏日的烦热随着连日雨水的浸润,渐渐消停下来,手持一卷书,斜躺在圈椅中,临窗而读,便感觉这是人间最快意的休闲生活了。


每个人的生活情趣不一,正如有人爱菊,爱牡丹,爱梅花,爱荷花,我独爱沥沥雨声中看书静思,这或许已经成为生命里静谧安乐的生活享受。


对读书的喜爱源自幼时生活的馈赠。我的家乡是一处乡政府驻地,大街小巷因为刘兰芳《岳飞传》《杨家将》的长篇评书而风靡骚动,三天一段的广播评书,已远远满足不了乡民对传奇故事播讲需求,好在村里咬文嚼字的“文化人”较多,在好事人的撮合下,在本家二叔临街新落成的房间里,空旷的三间屋子、自带的马凳,齐齐的听众,从乡文化站借来的《岳飞传》《杨家将》《水浒传》之类的书,一位德高望重的读书人,便构成当时最时尚的乡村读书会。这个读书会大多选在农闲季节的下午,在我的印象里,夏季雨水较多的时节,也是农人最清闲的季节,更是我们小学生的假期,我们更愿意挤进里面津津有味地聆听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当时,热衷讲书的有念过私塾的东街李家族长,农技站的朱大哥,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供销社会计三大爷等人,这些多是我们村有见识有文化的高人,他们虽然没有说书人精彩的技巧,但是他们有着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真实淳朴的认知,在诵读间不时插播上自己的见解,让听书人啧啧称赞。窗外雨声风声,室内诵书声评论声,构成乡村最美的交响乐,这乡村最朴实的读书会培养了我对读书的兴趣和对山外世界的渴望。


伴随着书香,我从迷恋乡村书店,留恋学校图书室,奔走图书馆,一直到参加工作,读书、购书,品书、创作,书,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眷恋和岁月的伴手礼。


多年的岁月沉沦和磨砺,养成了听雨读书的嗜好。漫天珠帘,遮蔽了工作的重压,消解了尘俗的纷杂,出不了门,会不了客,留住一份清闲,卸下一身疲惫,泡一杯清茶,躺在临窗的椅上,翻开溢香的书卷,悠然游走在字里行间,在那曲折蜿蜒的故事里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别、喜怒哀乐,体悟人世的沧桑变故、爱恨离舍。在那些富有哲理的话语中体味生命的真谛,警醒自己要知足常乐,珍惜当下,感恩你所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更是人生旅程的延伸,每一次阅读,都是跟随着作者的笔触,聆听一次次灵魂倾诉,历经一次次思想洗礼,滋长一段段生活历练。在夏日和风细雨的世界里,心灵游走在书卷间,在潇潇雨丝间寻觅宁静和安逸。


雨夜的静谧梳理着思想的羽翼,更加激励着创作的欲望,也正是读书写作成就自己的成长之路。自己从教书,跨界到行政部门,干过秘书、新闻写作、文艺创作,一路走来,读书,感悟,创作,用自己敏感的心灵、多方位的视角和积淀的知识,来捕捉大自然的旋律,描绘身边朴实可爱的乡邻、亲人,盛赞一切热爱生命、追求美丽的鲜活人物和事件。随着笔端的文字变为油墨铅字,我更加喜欢埋头稿纸,笔耕不缀。


时值中年,终于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多年积攒的图书也有了归属,读书写作的视野更加宽广,涉猎更多领域。在雨季休闲的时光里,可以追溯文集史实,可以参悟圣哲思想,可以透彻世间名利纷扰。读书写作,使自己对时间、生命,对一切都充满感恩,读书写作为心灵找到一处寄托,日渐丰满和安详。


听雨观风静读书。读书是孤独者在原野寻踪的远行,“人生到处知何以,应是飞鸿踏雪泥”。其实,读书就是一辈子最好的修行,让我们拿得起,放得下,坦然面对生活中遇见的美好和风雨,人生才会变得更加充实快乐,绚丽多姿。


听雨观书正当时,腹有诗书莲花开;以书为友,其乐无穷。


编辑: 李宗国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