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燕开良
俗话说:“家有贤妻是一宝。”确实如此,自从我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后,就常常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我与妻子结婚已40年有余,结婚40年称为红宝石婚,红宝石是晶莹剔透、色彩醇厚的珍贵珠宝,我要用心珍惜。
20世纪60年代初,妻子出生在鲁西南平原的一个小村庄,十多岁随父进城。她自幼就聪明懂事,上学期间挤出时间替父母干些家务:洗衣、做饭、拖地、关心照顾弟弟妹妹……高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以增加收入来贴补家用。从那时起,妻子再也没有了女孩子的“娇气”,干起活来不亚于男生。至今我的岳父岳母说起这些事来,依然对她赞不绝口,并且为当初没能供她上大学而深感抱愧。
我与妻子是通过媒人介绍认识的。初次见面,她就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她衣着整洁,举止大方,谈吐文雅,我与她话语投机,情意相合,很快就确立了恋爱关系,1983年12月,我与妻子结婚。
妻子在她姊妹中排行老大,过早地承担起了操持家务的责任。而我在家姊妹五个中排行最小,虽然父亲早逝,但母亲对我十分疼爱,哥哥姐姐们也对我关怀备至,从童年到少年的我,无忧无虑,生活虽清贫,但也快乐。不过,这给我留下了一身的娇气,自理能力相对稍差一点。妻子为了让我安心于工作,从结婚的那天起,她就包揽了所有家务,我甚至没有洗过一件自己的衣服,没有拖过一次地。
随着女儿和儿子的出生,妻子一面上班,一面忙着一日三餐,柴米油盐,浆洗缝补,人情往来,时常要忙忙碌碌到半夜。这样的重担,这样的辛苦,其中含有多少酸楚,有谁能说得清呢?不过,我是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于是我一有时间就帮着妻子忙家务,尽量减轻妻子的家务劳动量。
40年里,我们搬过五次家,盖过好几次房子。一路走来,真是风雨兼程,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妻子总是用她的智慧和善良,默默地为我们这个家撑起一片难得的绿荫,用她的贤良淑德,为我们家庭营造出和美的生活氛围。有一位哲人曾说:“一个真正爱你的人,他(她)总是关心你的前途与明天。”而我的妻子就是这样。在我工作、学习、打拼事业的时候,是妻子一直在为我做后盾,是她的睿智与韧性,给了我巨大的帮助,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使我能安心于工作,还能腾出时间写点文学作品,表达我对人生及社会的思想感悟,聊以自娱。当我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或烦恼时,妻子总是细心开导和耐心劝慰,使我渡过了一道道难关,走出了一个个情绪上的低谷;使我工作顺利,业绩不断向上,走上了机关领导岗位,晋升为副研究馆员。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在那些逝去的宝贵光阴里,妻子就是这样始终如一地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谱写着一曲曲令人振奋感慨的家庭之歌!
妻子仅仅高中毕业,她没有浪漫的语言对我说,更不喜欢说那些“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的空虚誓词。她只是用她那朴实的关怀体恤,证明着她那份无言的挚爱;她就用她那颗真诚的心,牵挂着我的心,使我在灯红酒绿的世界里,还能时刻想着我们这个温馨的家,真是“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就是这样,我的妻子四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尽心竭力,爱着她的丈夫与孩子,孝顺着她的婆婆。我母亲在世时,我的妻子对她就像亲娘一样孝敬:为老人家洗衣、做饭、洗头、洗澡、剪指甲、晚上盖被子……无微不至,母亲逢人就说:“我的儿媳,就是我的贴身小棉袄,我有这样贤惠淑德、温文尔雅的儿媳妇,是我最大的福分!”
生活本来就是一杯交融着酸甜苦辣涩的酒。所以,夫妻间在恩恩爱爱之余,也免不了会磕磕碰碰、吵吵闹闹。由于人们对矛盾点的认识和对情绪的把控各不相同,因而会导致不同的走向。我与妻子在生活中闹别扭时,救我们大驾的总是那份浓浓的夫妻之情——只要我们坐下来重温旧情,心平气和地聊聊家长里短,什么矛盾纠葛,什么纠纷争执,就是吵得“电闪雷鸣”,也会烟消云散,立刻雨过天晴。
如今,我与妻子都已年过花甲,退休在家颐养天年。她看管接送孙子上学,享受天伦之乐。我继续我的爱好,专心写作,实现我的“作家”梦。一个个伏案疾书的不眠之夜,一段段艰苦卓绝的日子,一次次作品发表或新书出版的时刻……这一切都在我生命中构成了独特的风景,都要感恩妻子的辛勤付出。
写完这段文字时,已至午夜。我回头看向卧室,妻子已酣然入睡,能清晰地听到她均匀的轻呼吸。在这清幽安静的夜晚,月光透过薄纱的窗帘,照射在床前,一切都显得静谧祥和。我望着睡梦中的妻子——这个吃苦耐劳、陪我艰苦创业的女人,内心许久都无法平静下来!妻子一向不喜欢妆饰打扮,一直保持着质朴无华的自然情致。不知从何时起,丝丝皱纹和斑点爬上了她俊俏的脸庞,岁月的沧桑与生活的辛劳,慢慢地改变了她俊美的容颜。可是,我觉得她依然美丽,是任何人都无法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