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难忘那年过“八一”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4-07-29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李飞


“八一”前夕,远在安徽阜阳、湖北房县、河南新乡的战友纷纷发来信息,相邀到原部队再次体验一下军旅生活。这个邀约会让我心里泛起层层浪花,不免想起军营生活的点点滴滴,其中最难以忘怀的还是那年过“八一”。


那年,指的是1987年。我从武警湖北省总队直属大队改编到五支队三大队七中队,担负内卫看押任务。部队由湖北省随县换防到武汉,驻扎在坐落于汉阳二桥西边的新生消防器材厂,厂子外墙一面靠山,一面临江,地形险峻复杂。一个中队正常是三个排,可我们是四个排,相当于一个加强连,因为看押犯人数量大,哨位多。我当时是十班班长,带领全班战士负责半山腰的哨所。


那天晚上,汉阳区委、区政府到中队进行节日慰问,送去了防暑降温用品和一部电影,我记得电影的名字叫《闪电行动》。战士刘清雷生病发烧,身体不舒服,我主动安排他休息,并替他上岗执勤。电影放了大约一个小时,耐火砖生产区域的值班哨兵,突然向紧靠山根的烟筒方向打了两枪,“啪!啪!”子弹打到烟筒顶端的铁箍上,冒出一束火花。发现情况后,我立马用哨所的内部电话与对面的哨兵联系,得知一犯人顺着烟筒的影子逃跑了。


原来,每天有犯人轮流在耐火砖厂上夜班,夜晚,除了正常照明设备外,还安装了一只探照灯,专门射向山上,每一分钟扫视一遍,监视并防止犯人逃跑。这名逃跑犯人十分狡猾,他利用探照灯扫射烟筒出现阴影的间隙,巧妙迂回,爬到山顶准备起身跑的时候,脚下的一块大石头滚落下来,剧烈的响声引起了哨兵的警觉。


枪声响过之后,瞬间,营房和厂区的警报接连响起,部队迅速按照平时演练方案行动,封锁江面,控制路口。突击小分队全副武装,快速集合,跑步冲上山顶。班里的战士替换我执勤,我参加了突击小分队的搜索任务。山上杂草丛生,树木茂密,黑漆漆的,战士形成V字队形,深一脚浅一脚,借助手电筒的灯光,警惕前行。天气闷热,白天刚刚下了一场雨,地面湿漉漉的,战士们的警服被汗水湿透了,鞋子和裤腿都沾满泥巴,谁也顾不了那么多,人人机警地观察着每个角落,唯恐出现遗漏。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到东方泛白的时候,部队已将山顶、江岸和江面搜索了一遍,仍没发现犯人的踪影。总指挥、中队长熊健平命令收队,准备实施另一套追捕方案。此时,我的鞋子内外全是水和泥巴,便就近找了一块硬地,坐下来清理鞋子上的脏东西。突然,我看见前方一节水泥管子的管口塞了一些杂草。“杂草怎么是新鲜的?”我心里产生了疑问,一瞬间,打了一个激灵,火速站起来,端起冲锋枪,“咔嚓”拉了一下枪栓,大喝一声:“出来,不出来就开枪了。”不出所料,犯人慢慢地爬了出来。这真是始料不及的运气,突如其来的欢喜。


水泥管子是以前山上果农架设的,从汉江调水到山上浇树用的,现已废弃了。审讯逃跑犯人的时候,得知他是一名重刑犯,已策划多日,计划跑到山上树林先躲避起来,待部队转防后,再寻时机出逃,没想到百密一疏被我发现。等待他的将是加刑的惩罚。


追捕行动结束,部队对此进行了总结,我因有出色的表现,记三等功一次。从军十四年,我获得大大小小的荣誉不少,唯有这次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因为过了一个紧张、有纪念意义的“八一”建军节。 


编辑: 李飞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